池子,原笑果文化的艺人。通过微博揭露了中信银行侵犯个人隐私向笑果文化提供其银行流水等资料。时间是5月6日15点。
5月7日凌晨,中信银行火速发布致歉信,向池子道歉,也怪不得他们这么着急,因为客户隐私是银行的红线。信中称,按制度规定对相关员工予以处分,并对支行行长(也不给个名字)予以撤职。
作为吃瓜群众的我们,当然是想看看李蛋和池子两兄弟反目成仇的故事,也想看看支行行长到底姓甚名谁。但是这些八卦过去了也就忘了。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这场闹剧中的隐藏信息:个人隐私。
个人账户交易明细,也就是流水,是个人隐私,是涉及到金融安全的重要信息,是不可以交给第三方的。就算是自己的亲爹也不行。但是就因为笑果文化是大客户,银行就配合他们把流水拿出来了。好奇的我上网一搜,发现这种事情还不是个案。
2020年3月底,建行余姚城建支行原行长沈某某(这个有,叫沈静冲),将1111条非法获取的余姚市东城名苑业主的财产信息,和127条该行受理的贷款客户财产信息提供给第三方,用于招揽业务,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6000元。(你没看错,后面没有万)
等于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的财产信息,被人卖了,罚款是多少呢?一条6块。
我估计比这个轻一些的隐私泄露,你肯定也遭遇过。就是接到一些股票推荐了或者贷款之类的电话,人家一开口就能叫出你的名字来。毛骨悚然有木有?
其实在这种数据洪流的包围之下,个人隐私早就荡然无存了。你去过什么地方买东西,你在哪儿打的车,包括你喜欢什么样的包包,你会出多少价位,这些数据都在一个叫阿里云的地方储存着,它比你还了解你。
这是我们自愿或者无意识的把我们自己的数据交出去的结果,因为我们想在淘宝第1页就看到自己喜欢的商品,我们想一下楼出租车就在门口等着,我们喜欢便捷的支付手段,我们经常在使用手机软件的时候不假思索的就点了全部允许。
我们经常是交付出一部分的个人隐私来换取我们的方便。也就是隐私和数据的对抗中,隐私在无底线的退让。而且这一次的“池子事件”告诉我们,如果你一直退让,——那他们真的是无底线。
所以这一次池子事件告诉我们,在个对抗中,池子的隐私赢了数据。但是我们吃瓜群众回头一看,我们的隐私都输了。
还没完。
我们吃瓜群众还有疑问啊,难道笑果文化不知道“个人流水”不能泄露?笑果文化不知道,中信银行还不知道?其实,他们知道,他们只是不知道,池子会把这个事公开出去。所以~
这里面还有代沟的对抗。
在很多人看来,90后的这一代是自我为中心的一代,其实他们少看了一样,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规矩也使确立的越来越多。90后的一代也是守规矩的一代。因为90后从小就知道这些规矩,90后也知道法律不允许的事不能做。
而很多60后,70后的人就不这么想,因为在他们那个年代法律还不健全。有些事情今天不违法,明天就违法了。在他们“这个观念”就是:先把事情做成,合不合规就后面再说。在他们的意识中,很多的灰色地带都可以通过走关系来摆平。可能在他们眼里,查你个流水还算事么?
但是在我们这边,整个的信用体系就是因为“这个观念”才建立不起来,这个信用体系有多重要呢?英国人在外面吃饭,拿着服务员手写的小票就可以回公司报销,以至于很多英国人根本分不清“小票”和“发票”;德国人在地铁门口买一张票就可以进地铁,中间没有检票没有栏杆;就是因为他们的信用体系建立的非常完善,如果某人有一次进地铁不买票或者自己写一张“小票”回去报销被人抓到了,那他就等着身败名裂吧。
在我们这里,因为这样的观念造成了多少的浪费?时间的,人力物力的,等等。有一次一个销售代表跟我签完了合同对我说,你什么时候打款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干活,这个合同,没有预付款就跟废纸一样。
“这个观念”就像房间里的大象一样,人人都看见了,但是人人都视而不见。
这个时候有一个95后的小伙对中信银行怒吼了一句:“你怎么不把我的存款全拿走呢?”你们不按规矩来,老子就要说!老子还要在微博说!老子还要到处说!
可能有些人碰到这个事儿就沉默了,可能有些人发生了也没人听到。但是这一次是有着500万粉丝的流量明星(借机还上了头条,更火了),在大多数人都沉默的时候,突然大喊了一声:“房间里头有一头大象,你们都没看到吗?你们都沉默,你们不嫌挤吗?”
所以这一次我觉得是大象输了,而且我希望这只大象——多!输!几!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