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斤缺两”,这四个字常常用来形容某些奸商耍秤杆,欺骗消费者。最近从一篇介绍我国古代衡量演变的文献中发现,每一个单位的规定或演变都有其“天”大的道理,所以绝对不能随便改变,更不可没了良心“偷偷”地“短斤缺两”。
“斤”是我国传统的重量单位,其下级单位是两。问题是古代的斤与两之间不是“十进制”,而是“十六进制”,即一斤等于十六两。我们熟悉的一个成语“半斤八两”就是来之于此。
那么,为什么古代的一斤不是十两,不是十五两,不是其他两,偏要是十六两呢?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命丞相李斯着手统一计量方式的工作,李斯在接手这项工作后就悉心研究,在经过一番对比和推算后,先取北斗七星,再取南斗六星,最后又加上福禄寿三星,总共16个星,作为秤杆子上的16个刻度,也就是16两。
秦朝制定的这种计量方式,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
据说那个时候无论多么奸诈、多么狡猾的商人都不愿意在秤杆子上坑蒙客户,因为缺一两代表把自己的“福”弄没了,缺二两又把“禄”弄丢了,如果缺三两那直接就把小命搭进去了。所以谁也不会傻到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丢掉自己的“福禄”,甚至生命。
尽管利用人们这种“求福求禄”的心理,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消费者的一定利益,但是“十六进制”在流通计算方面确实不方便,特别是与国际接轨后,更是无法“沟通”,于是解放后,大概是在1959年前后,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市制原定十六两为一斤,因为折算麻烦,一律改为十两为一斤。”实际也就是将原先秤杆上每一斤区间内的16个星变成10个星。由此可推算,现在的1两相当于过去的1.6两,而“斤”则保持不变。
如果语言也要与时俱进的话,那么俗语“半斤八两”应该改成“半斤五两”。当然,这只是开个玩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