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二十多年以来,一如既往地上班下班,平淡的出奇,平淡的可有可无,当然,这中间亦经历了几番辗转。眼看身边的人一个个平步青宵,仕途风流,便也常常做些幸福的梦。当幸福的梦残酷破碎,当天真的红尘万念被现实粉碎,于是,干脆,梦也不做了。
一方面,清楚的知道自己原有的一点点精神基础已被现实功利化的只剩一堆废墟;另一方面,又企望渊然深识,企望天降的莫名的长久的精神上的快乐。于是,经常不学无术却夸夸其谈,断章取义便以为正确。
吾辈者,蒹葭微微,江湖久了,知难而少为,渐渐的,从儒转道,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于是乎,转物质为精神,从中汲取内涵,埋头丰盈自己的灵魂,用自己的视角看世界,慢慢的从中发现了我们原来一直生活在消耗思想的过程中。当有一天,我们在被思考的众流中拾起本属于自己的思考时,你会有一种知行豁然的感觉,有如开雾睹天。
然而,如何开明此类现象却甚是疑惑,与塞耳背书持标之人论道,犹如对牛鼓簧,兼人微言轻,故甘居尘下,噤口不言。只在闲暇之余,或仰望星空,或俯瞰大地,稍能交流便极为快乐。
记得有次朋友小聚,闲听他们谈论孔子思想,一时兴起,舌不由己,纵论孔子,回来后又写了篇文字,喜乐谈今论古,于是下面的评论里便有人称我“文人”。一番惺惺自谦,在落寞久了的时光里忽尔听到读书人的称呼,心里居然生出几分受用的快感。
然而,听多了,听久了,却听出了异样的味道:一是妒忌者酸醋轻薄味;二是无知者跟风调侃味;三是泛滥的失去了对一个人内心最起码的尊重,听起来乏味。
放眼当下,处处才墨之薮,个个硕学通儒。想自己,斗字半升,寥寥几本精神食粮亦被束之高阁乃至蒙尘,何以为“文人”,又何以冠名“读书人”?原本草根,何必强装人参!恍然梦醒。痴人的梦,甩向云端。继续用筒子楼里青春的积累,换得一日三餐及心安理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