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63030/b24bd74992bb8a6d.jpg)
——《奖励的惩罚》【美】埃尔菲·艾恩 著
我们已经习惯于分数的评价,而忘了为什么要采取分数评价,甚至一度觉得这是非常公平的评价手段。
想对事情的进展有所了解,无可厚非。实际上信息反馈是整个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埃尔菲·艾恩强调在试卷上给一个分数并不能告诉学生他的答案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在哪儿?还需要做怎样的改进,反而会导致被评分的人只注重分数而忽略了其他。
这个在作文评分上表现尤为突出。
平时试卷上的作文以及平时的练习,大多数是给一个分值。调查发现有的孩子就说一个学期自己的作文分数都是在43和45分之间徘徊。可是自己并不知道为什么这样。问题出在哪里了?怎么样去修正?
这就是分数评价的一个最大的问题,虽然说作文有很多评分细则,但是我们给出的分数是一个整体的分数,同样是45分,但是两篇文章有很大的区别,有的可能是因为结构好,分数比较高一些,有的是因为语言好,分数高一些。但至于是什么原因,学生自己没有一个评判,而老师给出的分数又非常模糊,所以后续就没有办法进行提升。既然这样,那这个分数就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学生既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又不知道如何去改进。
所以针对这种情况,作文最不适宜打分,如果一定要打分的话,我觉得需要把作文评分的整个过程呈现出来。也即是。每部分的分值是如何设定的,怎么样修缮才可以让这个分数提升,这样让学生既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也知道如何去衡量自己的不足,更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处,以及改进的方案,这才是进行评改的目的。
很多学生自己写完作文之后,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作文在什么水平,也不知道问题在哪,全部都等着老师给的那个自己并不明所以的分数。然后得到分数之后要么是妄自菲薄,要么是洋洋得意,还有一部分是无感。因为他们说每次作文都这么写,分数还是那个分数,认真写也这样,不认真写也是这样,所以没有什么期待。这种情况老师如果再不作为,当真是有点儿对不起自己的职业。确实一棵树无法改变气候,但是至少做到给分有理,扣分有据,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自己的优势。并且能够给出来修正不足的方案。这样或许才能让分数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