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动机与人格》第二讲听课笔记

《动机与人格》第二讲听课笔记

作者: 于向雨 | 来源:发表于2020-05-10 23:13 被阅读0次

第一讲回顾

1、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行为、思想和情感。面对家长的投诉,这是个刺激,要经过处理。心理学训练,通过中央系统处理,放平心态,沟通处理。老师要在刺激中成长。从自然反应走向自由反应。马斯洛指出,我们要把一个人看成是一个整体,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这样我们对任何部分的研究,就必须放在整体的部分之下,换句话来讲,我们要解决任何具体的局部的问题,必须放在背景下来讲,比如一个人暴饮暴食,孤立的来看,你觉得他肯定是饿了,但是放在整个人格的背景下,原因就可能有很多种。

2、我们要分清手段与目的。目的是多层的,目的就是归属与爱。

3、动机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透过表面的动机去洞察一个人的深层动机。

需要层次的动力学

生理需要:

匮乏导致需要,追求平衡,这些需要都叫义务型需要。母爱和性是被刻进基因的,不受环境影响。得到满足的要求就不是要求,先满足优势需要,才会考虑其他需要。两种需要表达性需要和行对性需要。需要之间不是孤立的可以相互表达。当人长期的被某种优势需要主宰的时候,这种需要会影响你的人生观。

一个人小时候长期经历匮乏,那么他长大后就会吝啬。孩子是穷养还是富养好?富养的孩子,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就不会成为她的优势需要,它更可能追求自尊与自我实现,他不会被低级需要所束缚,所以孩子需要富养,尤其是女孩子,那为什么女孩子需要富养?因为富养的女孩子格调更高,它更容易吸引到高格调的男生,而穷养的女孩子容易被物质所诱惑,这就是说,你经常不满足她,她的基本需要不被满足,久而久之,他就耿耿于怀,所以,从小被贬斥的孩子和自尊心受损的孩子,他成人以后自尊心就特别强。

安全需要:

需要是同时存在,而需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优势状态、从属状态、潜在状态。相对积极的需要如果长期得不到满足,那么高级需要永远转化不了优势需要。而高级需要有可能也会导致对优势需要的超越。如果高级需要超过优势需要,那么当积极需要不能满足时就会放弃而要高级需要。我们一定要保持需要的平衡,并且也要对高级需要留下充足的空间。必要的时候也要降低对积极需要的需求,而是朝向高级需求。

所谓的安全感更多指的就是秩序感,更重要的是秩序感,对班级管理和学科学习来讲,首先需要有秩序。如果班级没有秩序,对孩子损害很大。安全感除了反应在秩序上,还反应在认知上。

老师如果喜怒无常会影响孩子的安全感。人是喜欢舒适区的,有安全感。人要成长,需要离开舒适区。安全不自由,自由不安全。刻意练习就是挑战,离开舒适区。舒适区与危险区之间是发展区。教育就是把孩子退出舒适区,走进发展区,让孩子成长起来。不要体罚和羞辱孩子,让孩子没有安全感。惩罚不一样,让孩子有安全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动机与人格》第二讲听课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je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