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常常听别人讲到习惯,那么到底习惯该如何定义,习惯养成到底需要多久习惯?习惯跟逻辑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生活中是由习惯来控制,还是由逻辑来进行控制的?
假如你每天都是早晨6点起床,而且起床以后你是在进行写作,同时,每天早上还能保持做60个以上的,俯卧撑和10个以上引体向上。
这种行为已经坚持了将近10年。
当你把你的这种行为告给你身边的朋友,跟他们讲:每天早起进行学习和锻炼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情,我已经坚持了10年了。你也可以的,真的非常简单。
你的朋友听完之后,开始在怀疑人生。他现在每天早上8点起床,只要8点之前起床,这一天的精神都会特别特别的差,工作效率极其低下,生活状态非常低迷。他保持每天8点起床,已经坚持了20年。
你的早起的习惯对于你的朋友来讲,是不敢想象的一种事情。太难了,真是太难了!
你朋友的晚起的习惯对于你来讲,如果每天让你保持。你也觉得太难了,不能睡不到8:00 6:00的时候已经完全清醒。
很多时候你认为一些很容易的事情,在别人看来是巨大的困难。你现在坚持的习惯,你认为非常简单,但是在别人看来,是非常困难的。
习惯到底是什么?习惯的定义是什么?
习惯,就是你认为非常别扭的事儿,别人却可以做得很自然。
当你发现别人在下意识的做一些的时候,你要明白,这个事情在你看来很别扭,但是在他看来是很自然的。
这个时候你希望他去改变,或者你去改变,你都会发现,无论是哪一种选择,都是非常困难的。
别人的优秀的方式方法属于别人的习惯,你要把别人的习惯运用到你去处理事情的方法当中。
这个就是在用一种新的逻辑在指导着你的旧习惯,关于逻辑和习惯的关系,你有了解过吗?
你知道你的一天的行为当中有多少行为是逻辑决定的,有多少行为是习惯决定的呢?
《慢思考》的作者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特奥·康普诺利,把人的大脑分为了思考脑、反射脑、存储脑。
思考脑负责理性逻辑,反射脑负责习惯,存储脑负责记忆。
思考脑,处理起来事情,更正确更严谨,但是耗费的能量比较大。
反射脑,处理起来事情,靠工作的习惯,下意识的行为,耗费能量很小。
请你想一想在你的工作和生活中是,是思考的逻辑还是反射脑的习惯,对你的意义影响更大呢?
大多数人肯定会讲,那肯定是逻辑,在决定着我的生活呀。对不起,你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
行为科学研究: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只有5%是通过自己的逻辑,也就是思考脑来决定的,另外95%都是自己习惯下意识的反应,也就是反射脑直接做出的回应。也就是可以理解为是习惯在决定了你的一生,逻辑是很少,能影响到你的决定的。
你有没有被一种五雷轰顶的感觉?实话实说,我有。
我感觉我目前的这些习惯,优秀的很少,没有能被拿出来,被别人去值得去学习研究的。可想而知我生活中做出的决定,也是很普通的决定,而非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其实都是大脑中习惯的回应。
真可以用浑浑噩噩几十年来形容自己,以为每件事情都是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做的决定,其实大错特错了。
当你明白了你的行为是由习惯而非理性决定的。难道你不想把你的行为用更多的逻辑去管理吗?
那该怎么办呢?我们难道要用5%的逻辑,来控制我们95%的习惯吗?太难了。
最佳策略正好相反。是把我们更多的逻辑,通过练习,养成习惯,再通过习惯下意识的反应指导我们的工作。
把逻辑训练为习惯,然后用习惯去指导你的一生。
这个时候你应该明白了,习惯到底对于你的生活有多么的重要。所以你要想控制你的生活,就一定要养成更多优秀的习惯。
你可能依然会认为习惯是特别痛苦的一件事情。其实习惯本身并不痛苦,当你每天能坚持早上6点起床,坚持10年的时候,你认为这个习惯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
当你能够把一件事情,定义为习惯时。其实你已经不会感受到他的痛苦,而是一种习以为常的感觉,就像吃饭刷牙睡觉一样的感觉。
但是你在练习这个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是会痛苦的。
习惯养成的过程好比火箭发射的过程。火箭升空的最初几分钟、几公里内所耗费的能量远多于后来几天、几十万公里旅程中所耗费的能量。
当年你学骑自行车的时候,刚开始感觉是自行车在骑你,你学会的时候,你才能感受到什么是骑自行车。
如果要把柯维“知彼解己”的习惯,运用到你的行为中。把这个优秀的逻辑,训练为你的习惯。在刚开始的过程中,你会很痛苦,你会尝试着去做,理解别人再去让别人了解自己。但是,当你学会了这个习惯之后,你就可以很自然的,下意识的做知彼知己,这样的动作了。
这时候你不会再讲知彼解己的习惯很难,其实这个习惯已经,是你一种下意识的反应。
高效能人士7个习惯,每一种习惯都是非常优秀的逻辑,如果你能把这些逻辑训练为自己的习惯。那么在你的思维武器库中,就挂着7把利剑,只在你需要的时候,它们就会主动出击。
未来的你,是愿意用5%的逻辑控制95%的习惯。还是愿意把优秀的逻辑,内化为你的习惯,通过习惯来指导你的一生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