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

作者: 春夏AI | 来源:发表于2023-04-26 10:15 被阅读0次

      《两小儿辩日》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也是小学阶段最后一篇文言文,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科学精神”,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旨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论说类文章常见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不仅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有理有据地论证观点。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文言文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不再一字一句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而是通过精心地设计各个教学环节,以读为主线,在不同层次的朗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六年级的文言文阅读是为初一正式实现文言文阅读教学目标做好辅垫,激发兴趣,打下基础。

      这篇文章故事虽短小,但蕴含的道理不少。除了两小儿活泼可爱,孔子实事求是的人物评价外,还关注了“宇宙无限,知识无限,学无止境”“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就不一样”,而这些道理的得出都是通过深入的文本学习,通过教师启发,学生自悟得出来的。尊重了学生多元化的知识体验,也使教材的意义得到了拓展。

一、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一)重视朗读

“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活动,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也是诵读,在教学中我将“读”贯穿始终。本课朗读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读通:通过学生自由读,诵读反馈,师生合作读的形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感受到其中的节奏。

第二读懂:学生对照注释,在自己的努力下在互助的学习中能将每一句话读懂,师强调重点字词,如:车盖、盘盂、沧沧凉凉、探汤,帮助学生把词语表达的感觉送入到句子里,读通句子,理解全文的意思,梳理出两小儿的观点和理由及依据。

  第三读好:创设情境,激发读的兴趣。重点处结合课后习题适时点拨,如:两个小儿争辩的是什么?他们是怎么说明自己的观点的?为什么要用反问句?强调他们各持己见、胸有成竹的心态,怎么读……这一遍读的时候,既然是要说明自己的观点,而且还要说明自己的事例,那我们读起来可要以理服人。这样学生带着感受读出对比的语调,一轻一重,情到深处自然流!同时这样的训练充分达成了教学目标读出韵味。

学生在不同层次地朗读中提升能力,感知文言文语言的特点,读出了文言文的韵味。本文最大的特点是以对话为主,在理解文意之后以“辩”为切入点,创设情境师生辩论,既给学生以辩论的范例,又激发起学生辩论的欲望,接着顺水推舟创设情境让同桌辩论,学生仿佛真的就是两小儿,个个气势十足,然后全班分男女生互辩,一遍遍的入境朗读中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内化语言。

  (二)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教学中提供合作学习交流的机会,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结合学习方法循序渐进,首先把句子中难懂的字词对照注释进行解释,然后小组进行预学汇报。这样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习惯,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落实了学生主体地位,同时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3) 链接知识,丰富课堂。

课末让学生练笔:假如你就是孔子,听了两小儿的话,你会怎么说?有学生就用到了孔子经典的名言,这既积累了语言,又对理解孔子这个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文中两小儿辩论的问题:“到底是日初出去人近还是日中时近?”“为何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如盘盂?”“为何日初出沧沧凉凉,及日中如探汤?”课上发现有三分之二的孩子不知道,及时微课链接跨学科知识让学生明白其真正原因,同时理解孔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教师引导学生在一步步地探究中突破教学难点。“大语文”时代,学生的课内知识需要链接到课外知识,学生的课堂思维需要延伸到生活思维。我们必须善于将学生引进生活的海洋,科学的海洋,文化的海洋,不断丰富语文课堂。

(四)关注要素,提升能力。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用具体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本篇课文中两小儿就善于用生活中所见的具体事例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读书、思考,再利用表格一目了然地厘清两小儿的观点和依据。接着细细观察两小儿的辩论,发现他们观察的角度不同。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积极的思维,又渗透了本单元语文要素,也为本单元后面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做了铺垫。

  二、不足之处

1、对本课中讲解时间不能合理利用,对“读”的训练突出时间不够,不能让学生在“情景演“辩”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2、教学中未能把难点把握到位,只把重点放在了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未能突出两小儿在辩论时思维的变化,他们各自的观点,理由,依据三者之间的关系。

3、微课的加入冲淡了语文课的目标,最后揭示真相应该由学生来完成,而这篇文言文表达的道理也未在课堂上揭示。

相关文章

  •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

    《两小儿辩日》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4课《文言文二则》的第二则。本文选自《列子·汤问》,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

  • 《两小儿辩日》教学实录

    (本篇为摘录) 《两小儿辩日》王崧舟老师教学实录 一、举日——“象”的观照 师: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任务,同学们都...

  • 听《两小儿辩日》反思

    在这个夏花烂漫的季节里,在2021年5月12日下午,我们东城区小学语文人,相聚在许州路小学,共赴教研之约,共赏课例...

  • 2021-12-06

    两小儿辩日 教学目标 1、会读.读好课文,通过自学结合所学方法疏通文意. 2.体会两小儿辩斗有理有据,结合人物表现...

  • 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辩斗

    孔子东游, 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 而日中时...

  • 从失败中爬起,向理想课堂迈进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 伊川县直第三小学 王伦芝 初夏时节,迎来了我们余映潮工作室的第五次活动...

  • 学篆|两小儿辩日

    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 先秦 · 列御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

  •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

  • 两小儿辩日

    刚刚发下来的阅读材料中谈到了两小儿辩日的故事,我们小时候的课本中都学过,孔子最终解答不了两个小孩的问题,记得当时的...

  • 两小儿辩日

    A"很多时候,身边有些朋友,他们想要抓很多信息、知识等等,而且最好是有人总结好的,哪些是段落大意、哪些是中心思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lv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