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被不会提问这件事烦恼,因为感觉每次问完问题后,要么是自己深入思考后能想上答案,觉得自己问的幼稚了,要么问的人家不好回答,觉得自己不着调情商低了,还有时候根本就不知道问什么,比如老师说哪里不懂问哪里,可是,嘿嘿,自己都不知道哪里不懂,就是老师讲什么自己记什么学什么就拉倒了,根本就没有深入思考和独立思考的意识和习惯,所以就算临时想思考一下找个问题也思考不上来。
还有一个是如何保持好奇心的问题,好奇心怎么保持啊,这个不是说来就来说没就没的东西吗,一时兴之所至好奇心不就有了?不过,在自己读写了一些关于创新素材的文章后,对好奇心有了改观,发现好奇心也是有套路的。比如多问为什么,多追根究底,多放开常规大胆联想,就能找出许多好奇心。但问题是,你问问题也好,联想也好总不能天马行空毫无依据或章法吧,那最多想出来的东西引人一笑,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啊,怎么把好奇心用到工作、写作上呢?
今天整理完朵娘分享的《如何通过采访挖掘人物稿所需素材》后,得到了一些启发。不管是学会提问也好,保持好奇心也好,这背后折射的是一个思维方式的问题。
比如我们采访一个人,需要准备许多素材,需要从各个角度去挖掘被采访者的故事,这就需要我们准备很多问题去提问,你能想到哪些问题呢?不用说,生活、工作、经历、成绩等都是要问的,但一个你问他答的时候,大部分答案都是印象最深的大事件,你怎么去挖掘小细节呢,因为小细节最动人嘛。还有,你怎么去挖掘他思想或行为转变背后的深层逻辑呢?怎么让这个人物形象更立体呢?
我没想过采访,所以也没想过这些问题,但今天朵娘列出来的问题提醒了我,提醒我什么叫打破常规。比如她说,如果采访一个摄影家,那除了以上的常规提问,你也可以想,为啥他他没当美术家而当了摄影家呢?为什么当初要这样选择呢?为什么选择了这件事没选择那件事呢?这样的想法就是好奇心,围绕着这样的想法去巧妙地提问就能和被采访者一起去挖掘出这个人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不知道别人怎么想,讲真我从没想到过问一个摄影家你为什么没当画家的问题,这只能说明已经屈从于现实,也会对所有被自认为现实的东西局限住思维,阻止大脑往深层次去思考问题,就会流于大流,失去创新和发现的机会,往往人也会因此变得刻板无趣起来。
所以,保持好奇心就是围绕就是一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心态,用这个心态去尽情提问,即使有许多荒诞不经的问题也没关系,因为人多少都有知识迁移的能力,在这里荒诞不经,放到那里或许就会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答案。
越关注细节问题就会越多,好奇心也会越多,放到写作上一样适用,我为何要写这篇文章,我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说明,我这个说明方法能达到对比鲜明让读者一看就懂吗,要通过什么样的细节去打动人心,去哪里找这些细节素材......问的越多,文章越好些,这也是事前准备,准备的越详细做的越好。
可惜的是,道理人人懂,耐心大多无,譬如我现在的这篇打卡文章,从思考今天写什么主题到成文,不过短短半小时,所以这种没有任何准备的随想也只能娱乐满足下自己,或者好听点帮助自己捋清一下思路,其他作用是很小的,至于帮助启发读者,那简直01%都未必达到,因为字随心走,不一定有逻辑,思路也随心走,读者不一定能看懂。不过就算这样该写也得写,这也是一种反思和复盘,对思维逻辑和文笔的训练也是有好处哒,这不轻轻松松写了一千多字哈哈哈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