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童年期的那些事2——认知发展》

《童年期的那些事2——认知发展》

作者: 涓涓细流_7589 | 来源:发表于2023-08-12 09:31 被阅读0次

董伟娟坚持分享2163天。一天一点点,读书分享207天(2023.8.9星期三)

    一、记忆的发展

      记忆策略:指的是有助于记忆的手段和方法。6-8岁儿童进行记忆策略指导和提示效果是很好的。他三四年级做到之后,用阳性强化法去强化。即多给予正面的肯定——鼓励、欣赏。

    记忆策略有:复诵、组织(找规律)、巧妙加工、系统化策略。

    要注意的是:在给孩子指导时,不要把孩子当成啥都不懂,啥都不会。他也有他自己的方法,所以,别把孩子当成白纸就好了。那样的话孩子会觉得你看不起我,你把我当成笨蛋!他需要被认可,所以我们去指导的时候先问问他怎么记的,“哎,这一块你记得特别好的,怎么记的?给妈妈讲讲!”然后可以跟他说“我通常是这么记的,我跟你分享一下。”如果你会的方法是他本身就会的,你就不要在那画蛇添足,而要及时给予认可。如果恰巧你会的他不会,这时就给他做个分享,往往效果会更好。

二、思维的发展--具体运算水平

    皮亚杰的思维发展四个阶段是:前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一)童年思维的特征

  本质特征: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即用具体的东西去进行思维。比如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计算的往往是几个香蕉几个苹果。什么东西都能用上。图片、人物等。

    质变过程: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慢慢到后来9-10岁时,思维就开始转折了,从具体形象思维更多的转向抽象逻辑思维。所以,好多孩子跟不上队伍,成绩开始往下掉,都是在三四年级的时候。所以,整个小学阶段家长都是轻松不了的。一二年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三四年级思维转折的年龄一不小心孩子成绩就下滑,一下滑就跟不上去。五六年级又要面临升初中了。最好的时候就在幼儿园。真的是不容易。你跟孩子说他听不懂啊,养儿方知父母恩,没当父母时不知道当父母有这么多不容易呀!我们会觉得,那有啥呀,生个孩子养孩子不都这样吗?自己不体验是没感觉的。所以,各位家长是挺不容易的,但同时又很了不起。

    俩孩子的家庭,虽然父母觉得对他们都一样,但实际根本就不一样。你对他们的模式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只不过我们忘掉了。我们记住的往往更多时候是一样的。也可能他们遇到的事情也不一样。总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也不要太过于自责和内疚过去就行了。我们没一个家长都是孩子世界里的英雄,我们已经在那个当下做的很好了,我们接下来继续朝我们想要的那个方向就好了。我们要清楚,我们心里想要啥。家长对孩子这一块往往是有错觉的,觉得我对你们都是一样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哈哈,这句话最骗人,手心的肉厚呀!其实孩子最讨厌的是父母偏心还不承认。还非得说就一样。

(二)思维形式的发展

儿童思维形式的发展主要指:概括能力、词语概念、推理能力的发展。

    儿童年龄越大,思维越好使,越灵活,越能转过来弯。所以,学早了可能适得其反。

1.概括能力的发展:

(1)直观形象水平(7-8岁);如。画蛇添足。

(2)形象抽象水平(8-10岁),也能意识到一部分更本质的隐含意义,但可能还不太能够脱离形象。

(3)初级本质抽象水平(10-12岁),能看出本质,能延伸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

    所以,对于孩子的发展不要太过于担心,往往到了那个年龄阶段,突然开窍,很多东西可能突然就通了。不要从成年人的模式去要求孩子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如果他做不到,你又批评否定批评否定,他印象里边你很少给他肯定,他记忆里都是你对他的各种否定和不好,很少有快乐的回忆,很少有童年快乐的时光,怎么能有更深的情感链接呢?所以等后来他慢慢长大,有些力量了,他又怎么可能在乎你呢?所以,童年阶段要注意,既要关注他的学习与成绩,同事又要陪她做他喜欢的事情。如果有闲暇时间,一块出去旅游啊,一块做一些事情呀,当然这个时候也别老是啰嗦呀,动不动吵他,说他不好等等,那样就适得其反。

2.间接推理能力的发展

(1)演绎推理(一般到个别)金属会导电,铁是金属,所以铁会导电。

(2)归纳推理

(3)类比推理。爸爸爱我,爸爸……妈妈说她也爱我,那她也要……

    对于孩子更多的保持好奇与欣赏。让他感觉到家是支持他的,是温暖的舒适的,安全的。该严厉时还要有严厉,但不能过多严厉。

三、新思维结构的形成

1.掌握守恒(把握本质不变性)

2.形成守恒概念的推理方式。

(四)自我中心表现和脱自我中心化

    父母和老师一定要积极努力为儿童形成良好自我提供最有效的社会支持。

    自我控制行为的发展过程主要在童年期。

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因素:

1.认知和策略

2.榜样的作用

3.家庭教育的影响。

      独立自主、宽松民主的家庭氛围的孩子更自控。

      亲子关系质量和父母婚姻质量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深远。

     

相关文章

  • 6.3 童年期儿童认知的发展

    三、儿童认知的发展 1、思维发展的特点 2、儿童记忆发展 3、元认知的发展 一、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小学儿...

  • 024【童年期6-12岁】体能、认知能力的发展

    2.33童年期体能的发展 苏彦捷 生理发展和认知发展 开始上学了,6岁左右的时候要接受正规的教学,叫学龄前。什么因...

  • 《发展心理学》第七讲第四节课堂笔记

    分享1664天《发展心理学》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课堂笔记: 第一单元:童年期的学习 童年期六七岁至十一二岁 ...

  •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1875天,2022.07.17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童年期:6、7岁...

  • 儿童语言发展的那些事(2)

    昨天我们初步介绍了儿童语言发展的意义和阶段性,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关键期也叫敏感期,简单...

  • 8.3 成年期认知的发展

    三、成年期认知的发展 1、认知发展理论 2、认知老化理论 一、成人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 1、卡特尔的智力理论 (1)...

  • 部分心理学知识点(三)

    1.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划分为八阶段,其中童年期(7~1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2.皮亚杰认...

  • 5.4 幼儿认知的发展

    四、幼儿认知的发展 1、记忆的发展 2、思维的发展 3、心理理论 四、幼儿认知的发展 1、记忆的发展 (1)记忆容...

  • 浅谈认知的那些事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四重境界 认知有四重境界: 1、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是自以为是; 2、知道自己不知道,开始心存敬...

  •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童年期的年龄范围在六七岁至十二三岁之间,属于小学阶段,是为一生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时期,是心理发展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童年期的那些事2——认知发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st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