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心理学知识点(三)

作者: 长路漫漫有话说 | 来源:发表于2020-07-10 23:50 被阅读0次

1.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划分为八阶段,其中童年期(7~1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2.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起源于动作。

皮亚杰认为,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最早的动作是与生俱来的无条件反射。儿童一出生就以多种无条件反射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发出自己需求的信号,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随之而发展起来的各种活动与心理操作,都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起着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中介作用。

3.第二逆反期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要求精神自主和人格的独立。

第二逆反期所要的独立自主性是要求人格独立,要求社会地位平等,要求精神和行为自主,反抗父母或有关方的控制。而要求按自我意志行事和反抗父母的控制和过度保护为第一叛逆期独立自主的要求。

4.皮亚杰根据认知结构为依据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左右;(2)前运算阶段,2~6、7岁;(3)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及以后。

5.对于2~4个月的婴儿见到熟人与陌生人都会微笑,这属于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婴儿的微笑是从生物学意义向社会意义转发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0~5周,自发性微笑,该阶段婴儿具有生来就有的笑的反应,是生理反射性微笑,不是社会性微笑;(2)5周~4个月,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该阶段婴儿能够区分人和其他非社会性刺激,对人的声音和面孔有特别的反应,容易引起微笑,但对人的社会性微笑是不加区分的;(3)4个月以后,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该阶段婴儿能区分熟人和陌生人的声音和面孔,对熟悉者报以更多的微笑。

6.童年期儿童游戏属于规则游戏。

童年期及以后主要是规则性游戏。

7.最近发展区”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8.幼儿自我中心是指认为所有人与自己都有相同的感受、不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皮亚杰认为,幼儿在进行判断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缺乏观点采择能力,不能从他人的立场出发考虑对方的观点,而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取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这被称为自我中心现象。

9.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主要有以下表现:1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2.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3.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4.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10.“四面楚歌”可以用来形容同时性叠加压力。

继时性叠加性压力是极为严重和难以应对的压力,它给人造成的危害很大。有的人可在“四面楚歌”中倒下,有的人在衰竭阶段被第二组压力压垮。

11.以下关于神经症的描述,错误的是无意识的心理冲突。

神经症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

12.“心理正常”是指个体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

13.除下列哪一顶外,其它各顶均可成为生物性压力源歪曲的认知。

生物性压力源是一组直接影响主体生存与种族延续的事件。包括躯体创伤或疾病、饥饿、性剥夺、睡眠剥夺、噪音、气温变化等。

14.一名高考成绩极高的学生,不知该选择清华大学还是北京大学时所面临的是双趋冲突。

当两件有强烈吸引力,但两者又互不相容的事物出现时,如中国俗话所说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出现时,人的内心便形成了双趋冲突的局面。这种情况,如果夹带着情绪色彩,体验到的压力就越发严重,痛苦就越大。

15.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的后效不完全是负面的。

经历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对于承受人来说,其后效不完全是负面的。在适应这类压力的过程中,虽然付出了许多生理和心理的资源,但是只要在衰竭阶段没有崩溃,并且没有再发生任何事件,那么,承受人在经历过一次压力之后,会提高和改善自身的适应能力。以往的许多研究证实,经历过各种压力而未被击垮的人,可以积累许多适应压力的经验,从而有利于应对未来的压力,这正如通常所说的“吃一堑,长一智”。

16.可以造成破坏性压力的事件是空难。

其中包括战争、地震、空难、遭受攻击、被绑架、被强暴等。在实际生活中,此类压力并不罕见。

17.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本我的活动原则是快乐原则。

“本我”是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是按:“现实原则”活动,“ 超我”是按“道德原则”活动。

18.抑郁发作的特点主要是: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抑郁发作的发作形式主要有:轻型抑郁症、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复发性抑郁症。

19.从动态的角度看,健康心理活动有利于个体生存发展且可围绕常模上下波动。

20.李心天教授提出的区分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判别标准包括医学标准、统计学标准、内省经验标准、社会适应标准。

相关文章

  • 第一节课打卡

    1. 本课最重要的三个知识点:① 什么是心理学。②人格部分。③说梦话部分。 2.因为这三个部分是老师重点讲的,所以...

  • 部分心理学知识点(三)

    1.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划分为八阶段,其中童年期(7~1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2.皮亚杰认...

  • 2018-03-05

    一、在这节课最重要印象最深刻的三个部分/知识点? 1、认识心理学(什么是心理学) 2、尴尬的提问 3、分组 二、为...

  • 2018-03-05

    1、在这节课最重要印象最深刻的三个部分/知识点? (1)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解 (2)对心理学的简单介绍 (3)通过心...

  • 第二次心理课程打卡(韩荣花)

    一、这节课印象最深的三个部分: 1.我们组做了心理学课程的绪论部分的知识讲解, 2.让我们了解绪论部分的相关知识点...

  • 第三次课程  蒋金瑞

    1、在这节课最重要印象最深刻的三个部分/知识点? (1)课前知识点的报告 (2)心理过程 (3)心理学的七大流派 ...

  • 第四次课程———何阳

    1、在这节课最重要印象最深刻的三个部分/知识点? (1)学到了心理学中意识和注意的有关知识 (2)心理学老师当堂对...

  • 心理课第十二次打卡——杨怡馨

    心理学 一,这节课,你觉得最重要或者印象深刻的三个部分或者知识点。 1,夏爽讲课。 2,老...

  • 第三次课程,马靖

    1、在这节课最重要印象最深刻的三个部分/知识点? (1)课前相关知识点的串讲 (2)心理过程 (3)心理学的七大流...

  • 2018-03-05

    一、这节课最重要印象最深刻的三个部分/知识点 1.什么是心理学 2.心理学测试和分组 3.上课开始时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部分心理学知识点(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tb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