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每天写500字读书
《臣婴国》读书笔记---中国式好人

《臣婴国》读书笔记---中国式好人

作者: 冬日暖阳1 | 来源:发表于2019-02-27 14:00 被阅读59次

    心理学书《爱是一种选择》中,写到了讨好型人格,并将有这种人格的人称为“拖累症患者”。

    所谓拖累症,即看见需要帮助的人就忍不住背在肩上,结果自己被深深拖累。拖累症患者,即“中国式好人”,他们的好是讨好,而讨好,是你存在而我不存在。并且,讨好,都伴随着很深的自卑与恐惧。讨好者看似不寻求物质与利益上的回报,但其实要一个很大很重要的回报——尊重我爱我关注我亲近我。但讨好,本质上是一种防御,反而将讨好者与他人隔离开,他们发现自己付出了一切,却什么都没得到,那时就会生出怨气。越是超级好人,怨气越是可怕。

    一、中国式好人的心理创伤分为三大类:

    1、被抛弃创伤:主要是3岁前,孩子最需要妈妈时,而妈妈经常不在他身边,或者在身边也看不到他。

    2、被吞没创伤:从1岁半开始,孩子特别需要自由与独立,但妈妈与其他大人,却要孩子听话,于是孩子有了被吞没的感觉。

    3、性羞耻感:即俄狄浦斯情结,或恋父恋母情结。从3岁开始,孩子的性能量开始喷涌而出,而且指向异性父母,并要与同性父母竞争。这方面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孩子有严重的性羞耻感。具体表现就是,所有的需要都是不好的,而性需要是最坏的。

    每个生命都有一个很深切的需要——他的自我,以自我感觉为中心构建,但中国文化的每一个层次都强调说,你自己是没有任何存在价值的,你的价值就在于对别人好。这种无所不在的文化基因,让我们耳濡目染,每个人在生命的每一阶段都认为,自己的价值就在于对别人,特别是家人好。

    二、中国式好人与他人的关系

    1、与孩子的关系。他们帮孩子包办一切,对孩子的任何需要和任何挫折都非常敏感,试着帮孩子解决一切问题。但是,孩子却容易不买账。原因在于,他们尽管在过度付出,但其实感觉不到孩子的真实存在,他们的付出,是在付出给一个想象中的孩子,而这常常是他们自己内心那个童年因为缺乏爱而有匮乏感的孩子。而他们真实的孩子,则会感觉到被强加,甚至会有被勒索的感觉。勒索什么?认可与服从。

    2、与伴侣的关系。好人藏着一个逻辑是:我为你付出了一切,你要爱我。这种对爱的渴求,在伴侣关系中达到顶峰。可是,伴侣关系的根本逻辑是亲密。亲密,只能通过真实和敞开达到,付出没有这个功效。所以,好人越好,他们的伴侣关系越疏远。

    3、与自己的关系。会严重委屈自己。他们对别人越好,对自己就越委屈。

    中国式好人最重要的逻辑是,真实的、有欲望有需要的自己是坏的、卑劣的,成为一个对别人有用的好人,才能被人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臣婴国》读书笔记---中国式好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tf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