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我们一年是活了365天,还是活了一天,将这一天重复了一年?
试着想想你的生活多久没有出现过挑战了?我们很多人都会呆在自己的那个舒适圈中,重复着家到公司两点一线的生活。
生活没有方向,做事没有激情,交往中没有了活力,越来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之时,我们的堕落随之开始。
人为什么会堕落?这需要明白两件事:第一,什么才算是堕落;第二,堕落的原因。
什么是堕落
堕落是思想和行为向消极的方向倾斜;意为脱落、衰落、陷入、荒废。
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著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
这是鲁迅眼中国人的堕落。
“我在想一个人得到了全世界,却失去了自己的灵魂,那有用什么意义。”
这是王尔德笔下道连格雷的堕落。
我本曾想顺着那光亮的心河走,只是后来心河不再那么光亮,我成了自己曾厌恶的模样。
这是一位画家的堕落。
那么什么才算是真正的堕落?开始在乎欲望上的享乐吗?开始越来越不爱交际吗?不听别人的建议在自己的世界里独处吗?
这些都不是堕落。王尔德在乎享乐,每日花销巨大,但是仍然可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保证他高额的收入。
亚里士多德说: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而聪明的人明白自己的目标与方向,不会受外人的干扰。
堕落是思想上的腐化,行为上的放纵,心念上背离自己的善心。
每个人都会疲倦,都会有自己的低谷。所以当你郁郁寡欢,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时;当你遇到困难,不敢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当你安于现状,却可以享受生命中的‘小确幸’之时,那不是堕落。
人是怎么在堕落中废掉的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二八定律,而且这个定律就真实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社会上的百分之八十的人其实都在吃苦受累,来源源不断的给剩余百分之二十的人创造财富,提供服务。而且是那百分之二十的人占据着百分之八十的财富资源。
这样的话剧烈的贫富差距和等级差距就会刺激着那百分之八十的人,久而久之会形成怨愤与不满,社会就会产生动荡。
全球化的高度、快速、激烈的竞争将使全球百分之八十人口"边缘化",而这百分之八十“边缘化”人口与百分之二十搭上全球化快车的人口之间将会产生巨大的矛盾。
针对这个问题,美国的前国务卿布热津斯基就提出来了一个理论:“奶头乐理论”。
意指要使百分之八十的人安分守己,百分之二十的人高枕无忧,就得采取温情、麻醉、低成本、半满足的办法卸除“边缘化人口”的不满。
因此娱乐综艺节目要遍地都是,真人秀要触手可及,游戏越普及越好,低质量的影视剧要一部接一部,这样百分之八十的人就可以安分下来,快乐的,毫无怨言的,无知无觉的继续埋头苦干,为少数人创造财富。
真正的堕落,是浑然不知的。
当一个人沉溺在充满感官刺激的娱乐,碎片化的信息和无规则的游戏时,你的精力全部被占据,时间全部被消耗。
你的欲望轻易就可以满足,你的自律性越来越差,意志力逐渐丧失直至瘫痪。
你不再会思考,也不会再向往艰难的事业,你恐惧挑战,害怕前行。
你就会在低质化,普及化,半满足的垃圾资讯,弱智节目,低质量的娱乐中走向堕落。
人生有两种悲剧:一种是他得不到想要的,第二种是太轻易得到。前者会成为一块心结,而后者更可怕,得到的东西要么变味,要么上瘾。
就是因为这样,我们便一步步走向了堕落。
如何摆脱堕落的泥潭
我们在人生路上前行,一定会有一个想要朝向的目标,当我们看到它就觉得人生有了为之奋斗的理由。
找到支撑你生活的核心,这个核心是工作也好,爱好也好。当我们感到疲倦的时候,这个核心会成为你第二天早上重新奋起的理由。
人能够真正的成长,在于不断的自我挑战。明知很苦,仍然前行;明知不易,仍然投入,我们深入的这些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
如果我有一百万的存款,每天有百分之一的利润,一年后我将拥有三千七百多万,同理我们的认知也是这样。
如果每一天我们的认知提升百分之一,那么一年后我们的认知将提升三十七倍,这边是复利曲线。
其实不只是认知,只要是一次的提升可以参与下一次提升,并且不断坚持,我们所拥有的便会呈指数型爆炸。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我们把精力投入到无用的事情上,这种低质量的投入使我们的经历被迅速消耗,我们便会变得非常疲惫。
举足轻重的一件事和无足轻重的多件事,我们应该花费更多的精力在前者,也只有投入了前者才会有真正实质性的回报,也会真正带来收益。
最后也是我们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时,我们做的才有意义。
当脱离了堕落的泥沼时,你便是大洋中的一道涟漪,在世界上引发着回响,这时候,你本身就是一种祝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