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群里看到语文教研组长朱老师发布听课消息:陈老师在七年级75班上课。
我看到消息后就动心了:陈老师是位快要退休的老教师了,他的语文课上的很棒,特别是作文课(一位年轻的语文老师告诉我的)。
我平时就喜欢写点什么,虽然不是同专业,但还是喜欢听语文课。
虽然今天不是那么凑巧,我们组也要听课,但我还是客服了课多的困难:我找梁老师换了一节,第一、第二节上课,第三节听语文课,第四节到菜市场买菜,第五节听我们组的课,早饭简单吃点豌豆尖煮饵丝了,女儿也会支持我的,就这么安排好了。
听课的人果然很多,辛亏我捷足先登了,还找到了一张空桌子,好做笔记。在上课之前,老师们挤着坐在了教师后边摆好的凳子上,开着玩笑:陈老师的生意极好的话语……
陈老师的课果真上得极好:举止大方而有亲和力,学生和他配合的也非常的好,他观点明确,讲解生动有趣,对学生的批评和表扬恰到好处,四十分钟的课对于我来说,就好像只上了十分钟一样,一会就结束了。
陈老师这节课的课题是“怎样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我平时的标点符号乱用,随心所欲,陈老师讲的这节课正合我意,真的是太合适了!
这节课的笔记如下:
老师举例:
标点符号在告示语--“过往人等不得在此小便”中的使用不当而引发的环境问题。
过往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过往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标点符号使用不同,句子意思就会不同。所以,标点符号的使用很重要!)
引入新课:
(一)、标点符号分为点号、标号两大类。点号表示口语中不同长短的停顿,标号表示书面语言里词语的性质或作用。
点号:句号( 。)、问号( ?)、叹号( !)、逗号( ,)顿号(、)、分号(;)和冒号(:)。
标号:引号(“ ” ‘ ’)、括号〔( ) [ ] { } 〕、破折号( —— )、省略号(······)、着重号( .)、书名号(《 》〈 〉)、间隔号(·)、连接号( — )和专名号( ____ )、分隔号(/)
(二)、怎样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选择问句中,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能有一个问号打在句子的末尾。
2、疑问句主谓倒置时,问句用在句末。
如:上述标点的用法你听懂了吗,王俊红?
3、感叹号中成分倒置时,叹号用在句末。
如:加油吧,同学们!
4、把引用的话独立起来用,末尾的标点在引号内;把引用的话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末尾标点要在引号外。
如: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就是告诉我们要发奋图强,才能有所作为。
5、表推测的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
如:教室里坐着十五六个老师听课。
6、省略号与“等”不能并用。
如: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
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等。
7、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词语之间不能使用顿号,只能使用逗号。
如: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汇演中,都带来新剧目。
8、对话中的“xx说”的位置不同,其后的标点也不同。
如:“你看这本书好不好?”小红说。
小红说:“你看这本书好不好?”
“你看这本书好不好?”小红说,“看看吧!”
9、句中有疑问代词或疑问格式,但整句不是疑问语气,句末用句号。
如:她告诉我,她在哪里读过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