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头条呆过的作者都知道,要想通过头条号获取收益,获取官方流量支持至关重要。而要获取官方流量支持,首先是要通过原创,然后是获取兴趣认证(加V),接着是优质作者,最好是连续获取青云奖(后来据说取消了)。这样,头条官方倾向作者的流量支持就很大。

有流量就能获得更多曝光,曝光就会获取经济收益。
我有幸在去年(2020)获得头条官方免费培训。在数千名写作者中,我的年龄比较大,关于新媒体的基础也比较差。但是,我是第一批通过原创,也是第一批获取加V资格的“优等生”,最后我也获得了青云奖,一篇文章奖金1000元。
能够在短时间内跃过很多人,“成功的路越来越宽”(头条讲师语)在我眼前出现过,但我越来越觉得条友们说的“头条会写废一个真正的写作者”有道理。
写作是天赋加勤勉,所谓的“技巧”和“积淀”也是必须的,但不是先决条件,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积累,甚至有时可以“幡然醒悟”。我不知道我是否有写作天赋,但我自小就喜欢与文字有关的东西,并且一生保持这个爱好。以至于如今的我爱通过写作来和人交流。现在有无数的机构和个人,都在打着“培训”的旗号培养写作人才,我并不认同这种“拔苗助长”式的培训。如果想要培养写作人才,首先得从几岁的小孩开始。
我接受头条官方培训,他们所讲的内容,是对一篇文章怎样进行布局,怎样才能让一个事件、一个观点传递出去。比如他们对一篇“优质”文章的格式界定(或者规定)是:“总、分、总”。首先把“中心思想”说一下,再“123456”地叙述、分解,最后说你想传递什么。这样的训练,对一个有写作基础、生活阅历的人来说,基本没有什么问题,所以我能超越很多人获得一点收获。不过,对于才接触到写作的人来说,结果似乎不很妙。

因为,这种“起箍箍下鸭蛋”的训练方式,完全是培训方为自己“生产产品”所作的一种“铺路搭桥”。人家的企业行为是为了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你硬要把自己的写作生涯与之捆绑在一起,结果是成为一个为企业服务的写手还是自己想做的作家,只有你自己知道。
今日头条本来就是一个兼具搜索功能的八卦之地,上面的文章除了少部分精品,大多都是“公公儿媳”“小三鲜肉”之类的生活鸡毛,文学养分被生活异味吸收,想要诞生文学“大师”肯定没有诞生“长舌头”容易。
既然思想在这里碰撞不出火花,那用碰撞得鼻青脸肿的身体在这里游荡有什么意义?在头条发表的文章被封被限,而且得到的黄V被取消,后来连兴趣认证也被取消,我觉得是该转向了。
但是,除了头条里的情感领域,就是历史与我有缘。写作历史类的文章,看似有材料有出处,但实际是要受到史实的约束。最为恐怖的,是历史类的文章被抄袭的很多。今天发表,明天就出现在其他地方。于是,再次转向鸡零狗碎。
“大衣哥和他的儿媳妇”之类的新闻,成千上万的阅读量;写母爱写感慨,阅读量个位数。趁闹腾狗血新闻阅读量上去,赶紧重新申请兴趣认证,几乎没有通得过的。
几次三番,终于偃旗息鼓。把精力转向纸媒投稿,省级刊物连投连中,一篇2、3000块的稿费,超过头条号半年的收益。而且,纸媒的文章,知网百度都可以查到。
于是,我开始思考是不是应该放弃头条号了?但,头条号记录了我曾经的喜乐,于是,继续留下。
至今,头条号上没有通过兴趣认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