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师训》读后感

作者: 云马踏芬芳 | 来源:发表于2020-04-11 10:44 被阅读0次

                      (一)

      ——浅谈学习的内动力•兴趣

            奥地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有一段名言:只有当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这样一条规律才开始起作用:一个人的知识越多,他去获取新的知识就越容易。

            那么,一个人怎样才能够产生学习的兴趣呢?首先,我觉得,应该有内驱动力和外驱动力。

            所谓:内驱动力就是自主学习。外驱动力则是由别人干预学习。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天才的成功,就是1%的天分,加99%的汗水。

            例如,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著名物理学家肖洛,小时候并不是人人称道的小天才。他把别的孩子用来玩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他一直保持着对学习浓厚的兴趣。从不放弃对知识的渴求。

            肖洛,喜欢阅读,他尤其对许多科学家的故事着迷。

            肖洛对法拉第非常崇拜。法拉第这位著名的物理学家,通过简单的实验,有了杰出而伟大的发现。这为肖洛日后成为一个精深的物理学家,埋下了理想的种子!

            所以说,肖洛对物理学的求知欲,缩短了他与成功之间的距离。这就是学习当中的内驱动力。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科学家成长的例子,都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例如:爱因斯坦在上物理课时不慎弄伤右手,教授看了以后,他叹口气说:“你为什么要学物理呢?为什么不去学医,学法,或学语言呢?”

            爱因斯坦回答说:“我觉得自己对物理学有一种特别的爱好和才能”。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自负。但是,却充分说明了爱因斯坦对自身优势的认识和把握。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一个人的成功诀窍,也可以归结为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如果善于发掘潜在的自我,善于经营自己的长处,就能够使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增值。”

            对于青少年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是探索事物发展的动力。兴趣可以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兴趣可以唤启动机,改变态度,兴趣可以激发情感,培养意志力。

            例如,1909年著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威廉•奥斯特瓦尔德,他的功成名就,就是因为他从小对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兴趣的驱使下,他又迷上了照相,在摄影技术还处在初级阶段的1868年,工业生产赛璐珞胶卷,也是在1884年以后的事情。那时候的照相底板,都得由摄影者自己制作。

            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就是根据当时自己发明的照相原理,自己动手制作的照相机的底板和相纸。很多人都认为:这不过是他头脑的一时发热,不会有什么结果。但是,他出人意料的成功了。

            1909年,威廉•奥斯特瓦尔德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他功成名就。他的成长,充分说明了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源动力。兴趣,可以改变人生,兴趣,可以让一个有毅力的人,攀上科学的高峰。

    未完待续

    2020.4.11.10.05分原创

    于长春市高新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诺贝尔师训》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oe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