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自序云:“《归田录》者,朝廷之遗事,史官之所不记,与夫士大夫笑谈之余而可录者,录之以备闲居之览也。”书中记载了朝廷轶事、职官制度和人物事迹,多为欧阳修耳闻目睹,随手记叙,有重要史料价值。
太祖皇帝初幸相国寺,至佛像前烧香,问当拜与不拜。僧录赞宁奏曰:“不拜。”问其何故,对曰:“见在佛不拜过去佛。”赞宁者,颇知书,有口辩。其语虽类俳优,然适会上意,故微笑而颔之,遂以为定制。至今行幸焚香皆不拜也。议者以为得礼。
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塔初成,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人怪而问之,浩曰:“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其用心之精盖如此。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至今木工皆以预都料为法。有《木经》三卷行于世。世传浩惟一女,年十余岁。每卧则交手于胸为结构状,如此逾年。
丁晋公之南迁也,行过潭州,自作《斋僧疏》云:“补仲山之衮,虽曲尽于巧心;和傅说之羹,实难调于众口。”其少以文称,晚年诗笔尤精,在海南篇咏尤多,如“草解忘忧忧底事,花名含笑笑何人”,尤为人所传诵。
张仆射齐贤体质丰大,饮食过人,尤嗜肥猪肉,每食数斤。(晓评:一顿吃几斤肥肉,真不是一般人,佩服佩服!)
杨文公尝戒其门人,为文宜避俗语。既而公因作表云:“伏惟陛下德迈九皇。”门人郑戬遽请于公曰:“未审何时得卖生菜?”于是公为之大笑而易之。(晓评:哈哈,九皇谐音韭黄,遂以生菜打趣。)
真宗朝岁岁赏花钓鱼,群臣应制。尝一岁,临池久之而御钓不食,时丁晋公谓《应制诗》云:“莺惊凤辇穿花去,鱼畏龙颜上钓迟。”真宗称赏,群臣皆自以为不及也。
寇莱公在中书,与同列戏云:“水底日为天上日。”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一坐称为的对。
处士林逋居于杭州西湖之孤山。逋工笔画,善为诗,如“草泥行郭索,云木叫钩辀”,颇为士大夫所称。又《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评诗者谓:“前世咏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又其临终为句云:“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尤为人称诵。自逋之卒,湖山寂寥,未有继者。
梅圣俞以诗知名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晚年与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士大夫莫不叹惜。其初受敕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刁氏对曰:“君于仕宦,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闻者皆以为善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