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以诗论人

以诗论人

作者: 云水禅心wls | 来源:发表于2023-07-23 09:46 被阅读0次

王安石任宰相的时候,大概不到50岁。在48岁以前,他见了两次皇帝, 都上了万言书。第一次见的是仁宗,第二次见的是神宗。他认为当时朝廷虽然百年无事,但朝政紊乱,要大改革,所以这样看来,王安石这个人是只做大事,不做大官,就是做了大官,他依然坚持真理。因此王安石才能写出“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样的诗。王安石这个人其实气量很大,但在历史上却备受争议。这是因为在宋代时很多人跟他在政治上持对立意见,其中就包括苏轼和司马光。但是论私人的交情、学问和人品,这两人又绝对佩服王安石。

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有这样一 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 中”。其实,我们细细品味苏轼的诗和王安石的诗,就能发现这两首诗是一个正反互补的关系。苏轼讲的是一个人如果陷进去了,跳不出来,就会被迷惑,就看不清楚了。

而王安石讲的是只要跳出来了,就能把一切都看清楚,所以他 写的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有趣的是这两个人在政治上其 实是敌人,王安石是革新派,苏轼其实是反对派。苏轼不像司马光那样全面反 对,但是他们两个人在政治上的意见是不一致的。尽管如此,也不影响这两个 人在人生问题上,一正一反地给我们做出了两个最有力的解释。

相关文章

  • 以诗论诗

    《二十四诗品》为晚唐诗人司空图所著,是一部探讨诗歌创作的批评文学著作,全文以24首诗歌来划分诗歌的艺术风格和意...

  • 诗论/诗论/

    《诗远文学》期刊/精品刊摘→ 诗论 文/诗远 笔写我诗心 诗心笔外吟。 九霄见高远 五岳显雄浑。

  • 诗—这山

    偏于逃遁者以滑稽玩世,偏于征服者以豁达超世。朱光潜《诗论》~~~~~~~~~~~~~~~~理性应藏于感性(直觉)之...

  • 诗论

    徐徐风雅行 苦苦楚辞吟 古文不解意 乐府总关情 胡歌燕舞临 唐诗宋词经 元曲识人和 戏剧通幽径

  • 诗论

    骚坛代代有才英,万变不离归性灵。 境界一开名句出,诗中本色自流馨。 2002.7(647)

  • 诗论

    诗论 近日在网上读了一些诗,也看了一些投稿,颇感不合章法。诗有诗律,词有词牌,不能乱来。写诗填...

  • 诗论

    1 每一首诗都有一个高度矗立在文字之外。更多的时候,决定这个高度的不是作者,而是读者。 2 我不能真的让你理解我的...

  • 诗论

    青莲出水叶存珠,叶下深根污泥中,开艳艳,合苑苑。恰似洛神生此间,悠悠沁香拂尘缘。踏马峥嵘岁月静,胯下战马已绯红,残...

  • 诗论

    古诗 幼时背过的,好 熟稔 新诗 第一次读到的,好 新鲜 还有一句不能说 新诗古诗 总是自己写的,最好 又熟稔,又新鲜

  • 诗论

    序(四) 林语堂离我们不远,他所展现的是一个游走于世界的中国人的心灵,是一个现代中国人对自己民族的诗歌传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诗论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yf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