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我写的《〈外婆的道歉信〉——一个疯疯癫癫不靠谱的古怪外婆和她被称作“另类”的外孙女的故事》一文获得伯乐推文,看着阅读量、点赞量不断攀升,激动喜悦的同时,心里感慨良多。
我素有去一城买一书的习惯。去年初夏去厦门,返程前一天下午,照例和闺女开始寻找当地的书店。闺女在网上一搜,附近商场里有一家西西弗书店,于是照着导航寻到这家书店里。在书店盘桓了一个多小时,细细寻找喜欢的书籍,几经斟酌,最后被这本书独特的书名和鲜亮的封面以及书后的简介打动了,选择带它回家。
去年第一次带着新奇去读,大略看了个梗概,只是感觉小说挺好看,并未完全理解书中精髓和作者于细节处的用心以及语言的精妙。前段时间,想着要尝试写一篇读书类的文章,首先想到了这本未求甚解的《外婆的道歉信》,这次决定,要静下心来细细品读,最好是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前后慢慢细读,用了半个月之久。每一章节都做笔记,书里的精彩语句加上读时的感想,还有理清故事的思路,16K的本子密密麻麻写满二十页。原本还想再精读一遍再写,但这时对小说热乎乎的理解已经让我按捺不住,被小说里的情节感动着,故事里所有鲜明的人物一个个跳跃出来,给了我书写的灵感和激情,我恨不得把他们全都复述一遍,并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别人听。
写了第一篇时,热心简友建议再加些字可以投稿,给了我思路。当时自己还想按着原来的思路先沿着爱莎送信的线索叙述一遍故事梗概,每一篇专写一个人物。前期一边写一边又更清晰地理顺了故事情节也更加深了我对小说的理解,但写到后来发现,越写越成了流水账,失去了味道,也剧透得太多,所以在写投稿文时做了很大的修改。
投稿文初次成形后,还是不满意,觉得文章不太饱满,还有很大的可塑性,反复研读,想到需要补充或者调整的地方随时做修改,也对错别字和标点符号作了仔细检查。几天后,修改到自己感觉比较满意后于4月4日发布了文章,并向《简书读书领域候选推文专题(梦里风铃)》投了稿,当天被收录在《简书读书领域候选推文专题(梦里风铃)》里。幸运的是当天文章还得到一笑作春风老师的点赞并评论“优秀”,能得到老师们的认可,心里激动之余很受鼓舞。
11日,梦里依稀风铃老师发来简信,告知12号推文。12日凌晨,风铃老师又发简信,指出我文章的题目太长累赘了,最多不超过30字,因当天要推文,可先不改了,后面注意。早晨醒来,看风铃老师深夜审文并发来简信指点,心里特别感动。得知题目有问题,心里痒痒的直想修改,但想到风铃老师 的指点,还是忍住了。
12日,风铃老师请晴望有雨老师作了深刻细致的推荐点评:
推荐语:
请@晴望有雨点评
外婆---妈妈的妈妈,是和你的妈妈一样在这个世界上最疼爱你的那个人。我在写这篇点评的时候,头脑中不时闪现出我童年的点点滴滴。我的童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外婆和妈妈给予了我无限的疼爱、守护和包容,令我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童年的美好记忆一直陪伴着我,也一直治愈着我。
小说《外婆的道歉信》里的外婆就是这样一个对外孙女充满大爱的人,她看似古怪疯狂,四处惹麻烦,却无时不刻在守护着她那被周围人视为问题儿童的外孙女。她是外孙女唯一的朋友,也是外孙女心目中的超级英雄。
本篇从一位外婆和她外孙女的故事这个角度出发,比较详尽地归纳总结了祖孙两人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并运用具体的故事情节展示了外婆对外孙女细致入微的关注和尽心尽力的呵护,令阅读者印象深刻。
它紧扣外孙女为外婆逐一送出几封道歉信这条故事主线,交待了外婆和一众邻居以及童话故事的秘密,以此说明有心和思维活跃的外婆通过将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与童话故事里的情节有趣地结合起来,一直在为自己的外孙女提供着鲜活生动的精神食粮。
笔者在文中指出:”故事由爱莎替外婆寻宝送信这条明线串起来,更重要的是一直都由爱引导着。亲情、友爱贯穿始终,曾经看到的任何不可思议的事情背后都是一个爱的故事”。这是小说的关键之处,外婆的一封封道歉信其实蕴含了人生的真谛---爱、守护和原谅。外婆的爱是那么的独特,常人难以理解,但却是外婆内心深处的真爱。
文末阐述了这部小说的艺术特色,从细致的人物刻画,到环环相扣、首尾呼应的故事情节,以及预设疑问的最终解答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感悟,体现了作者对这本小说的深度阅读体验和思考。 @晴望有雨
随后风铃伯乐老师做了推文,任真老师点赞评论支持,非村伯乐老师和冬天开的猫伯乐老师还有一众我第一次接触到的老师们、简友们都来围观点赞评论支持。我内心对众多老师和简友的肯定支持充满感激,也更鼓足勇气,接着写下去,以文会友,在简书这个平台向老师们、简友们学习学习再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