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天,六一儿童节当天,市场监管总局宣布了一则重磅消息:全国婴童用品标准化工作组正式成立。
可能大部分家长对于这样的新闻并没有太多的感触,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利好消息。
可能很多家长在给小孩选择衣服、玩具、餐具、学习用品等商品时,都会查一下这些商品符合哪些标准。有的家长甚至只购买进口的商品,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国外在制造业方面,有着比较完善的标准体系。
由于国内在这一方面起步较晚,较为不完善,所以不少商家抱着“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态度,往往生产和销售一些低端劣质商品,导致儿童的安全没有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近年来,人们对婴童产品的品类、功能、质量安全的要求不断增加,婴童用品行业顺应市场需求发展,逐渐形成一个针对特殊人群、跨学科领域、跨产品类别的产业。
所以,为推动轻工、纺织、化工、汽车等行业发展,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会同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共制定发布了婴童用品相关国家标准120余项,其中强制性标准30项,较为全面地覆盖了安全座椅、纺织服装、家具、童车、饮用器具、学生用品等领域。
据媒体报道,工作组由41名婴童用品领域委员组成,涵盖了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检测机构、消费者等各界代表。
其中,工作组将联系纺织品、制鞋、家具、服装、塑料制品、涂料等近20个传统产业领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广泛倾听社会各界的声音,更全面深入地开展国内外标准比对,更科学严谨地规范婴童用品的质量安全要求,加快构建协调统一的新型婴童用品标准体系。
同时,也将进一步联系对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等国际标准组织,做好婴童用品国内外标准化交流沟通、互学互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