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两天在小区遛娃,我家那位两岁的“软萌小妹”遭遇了同龄“纨绔恶少”的飞车袭击,吓到花容失色,哭得梨花带雨。
“小肇事者”的父母见状也深表歉意,并且责令孩子同妹妹道歉。
可能孩子也被此突如其来的状况所惊吓,再加上他父母的责难也极为简单粗暴,没有任何起承转合。所以一直愣怔在原地,迟迟不愿道歉。
我安抚了小妹之后,解围:算了,孩子也没有被撞伤,只是吓到了。小哥哥以后骑车要注意路上行人哦!
孩子神色稍有动容,刚想点头,结果他妈吼道:“如果你这样没有礼貌,我们以后就不喜欢你了。”
如果你没有礼貌,我们就不喜欢你了。
就是这样一句稀松平常的口头禅。“如果……就……”这样的句式,用在父母对于孩子的“喜欢”这桩事上,细品之下,你会发觉有多荒唐,有多恶劣!?
喜欢是什么?父母的喜欢、父母的爱对孩子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父爱母爱之所以伟大,在于其无条件、全包容。在孩子最初的人生之中,他们最害怕失去的就是父母的爱。用离开、不爱来威胁孩子,无异于把他们的心挖出来,将对他们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
02
诸如此类的口头禅还有很多。
“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考不到第一名就不是我儿子!”
甚至一些表面看上去是“表扬”的话语,也暗藏着对孩子深深的伤害。
孩子考试考了100分,喜笑颜开:“真不愧是我儿子!太棒了!”
孩子听话吃了平常不爱吃的青菜:“妈妈就喜欢你这样听话的孩子!”
孩子听到了这样的“表扬”之后,内心其实是不安的。他会想:如果没有考100分,那就不配做爸爸的儿子了吗?
如果没有听妈妈话吃青菜,那妈妈就不喜欢我了吗?
久而久之,他便会产生一种思维: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是有条件的。
03
父母为何钟爱这些口头禅呢?
很简单,因为好用。一旦使用这个武器,父母经常都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不需要共情,不需要铺垫,不需要麻烦组织语言。扔一颗“原子弹”过去,对方立马投降认输。
亲子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一场博弈对战。而占据了各种话语权、分配权、所有权的父母,无往不胜。
孩子小的时候,当听到父母“有条件的爱”的口头禅,为了留住父母的爱,会按照父母之命行事,伪装成父母乐见的样子。但那并不是他们内心真实所想。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往往极为痛苦,却无从表达。
孩子不会说,但这不能成为成年人可以肆意欺负他们的理由。
当他们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开始有了反抗的意识和能力,有一部分孩子就会出现叛逆的现象。他们可能并不真正爱自己的父母,甚至会恨父母。还有一部分可能会出现抑郁、无助等心理问题。
04
这些“有条件的爱”的口头禅,在被父母日复一日的强调和重复刺激之下,会打击孩子的自我价值。
他们会觉得,自己本身并无价值,只是父母满足自己期望的工具。他们常常会怀疑,爸爸妈妈真爱我吗?还是只爱我的表现?
在此心态的支配之下,他们常常会担忧,难有安全感,总担心自己被抛弃。
试想,如果这样的男孩长大后,听同宿舍的舍友振臂一呼:“走,打架去,不去就不是我兄弟!”你觉得他去还是不去?
如果这样的女孩长大后,她的男朋友对其提出非分的要求,不然就不爱她了。你觉得她会愤怒:敢威胁老娘?还是会害怕,为了留住男友而做一些自己不甘愿的事情?
05
有人会问,当孩子做错事情也要爱他吗?那不就是放纵他,害了他吗?
爱不等于放纵。教养不等于收回你的爱。
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认为,父母的教养方式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支持维度,即父母对待孩子的情感态度;另一个是要求维度,即父母对儿童的要求和控制程度。
根据这两个维度,我们可以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四种类型,即低支持+高要求的专治型父母;高支持+低要求的溺爱型父母,低支持+低要求的冷漠型父母 ,以及高支持+高要求的权威型父母 。
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最好的教养方式应该是高支持+高要求的权威型父母,这类父母既对孩子的需求高支持,又对孩子的行为高要求。
那么,如何实现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呢?
1 家长要审视自己的内心。为什么看到孩子不如意的行为,自己会如此激动生气?
2 接纳并尊重孩子的情绪。因为,虽然导致情绪的原因可能有所偏差,但是情绪本身并无对错,它是孩子内心世界的真实反应。
3 用“不攻击”的方法引导孩子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觉,培养他处理内心情绪的能力,在无条件的爱你的孩子的同时,规范他的行为。
会不会是因为虚荣心?孩子表现不好,自己觉得失了面子?
或者是由于某种的心理缺憾——自己从小学习成绩不好,所以就寄希望于孩子;
还可能是因为过度焦虑——害怕这个社会的竞争太残酷,只要孩子没有考好,就会害怕他被这个社会淘汰;
剖析自己并不容易,但这就是教育的真谛:通过教育孩子让自己得到成长。我们要有勇气审视自己的内心。不能把自己的心理诉求投射到孩子身上。
提供指导的过程当中,针对的应当是孩子的行为,而非孩子本人。行为是行为——做得好要帮助他强化,做的不好要纠正。但是对于孩子这个人——我们永远是要无条件的爱。
不管对孩子的行为是满意还是不满意,我们都要聚焦在他的行为上,而不是或攻击或吹捧他这个人本身。
比如,孩子吃了青菜,这个时候,家长应该表扬孩子的行为本身——宝贝,你今天吃了青菜,身体就会更健康了!而非简单笼统的使用那句口头禅:妈妈就喜欢吃青菜的孩子。
比如,孩子考试失利,父母应该首先接纳并尊重孩子的情绪:“我知道,你现在感觉有些失落,对吗?”然后针对考试本身:“你觉得是什么原因没有考好呢?”然后引导孩子处理好自己情绪,和他一起讨论解决方案。
再比如,开头小妹遇到的“飞车小哥哥”,如果我是他的妈妈,我一定会蹲下来,接纳孩子目前混乱愣怔的状态:“你现在感觉很难过,很慌张是吗?”
然后针对孩子没控制好撞到人这件事情本身加以引导:“因为你没有很好的控制自己速度,所以没有来得及转变小车的方向而差点撞到了妹妹。那么,你觉得我们以后骑小车要怎样才能更安全呢?”
最后给出合理建议以供选择:“妹妹哭得这样伤心,小哥哥心里也不好受是不是?现在,你是想给妹妹揉揉疼,还是给她擦擦眼泪呢?”
正确做法简单说来三个关键词:接纳、解释、提供选择。而不是针对他这个人,上升到“没有礼貌”的高度,再用不爱他来威胁他。
相较于简单粗暴的甩过来一句不过脑子的“我就不喜欢你了”这样恶劣的口头禅,这样做起来并不容易,需要父母更多地耐心和智慧。
新的时代,父母们都需要重新定义教育。所谓教育,并不是将孩子雕塑成我们希望的样子,而是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你不经意的口头禅之中,或许藏着你孩子的将来。
——the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