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09-20 非暴力沟通:怎样进行高质量的对话?

2018-09-20 非暴力沟通:怎样进行高质量的对话?

作者: 博採 | 来源:发表于2018-09-20 09:29 被阅读0次

难有合作基础的一种沟通模式:如果我们在沟通中觉得委屈了,我们不会向对方表达这种委屈、或者提出我们的需要,而是“以牙还牙”,以报复性的方式让对方同样感受到不舒服。

非暴力沟通:

--原则:课题分离,把自己的事情和别人的事情分开。

--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1)观察

是什么:强调把我的观察和我的评论分开,把“我的意见”和事实分开。eg:我看到你又买了很多东西,我觉得你太浪费钱了。

为什么:

我们习惯用评价来表达意见,但评价不是事实,而是我们在加工事实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意见。但是我们很容易把它当做一个事实,并要求别人也接受。

在评价所塑造的关系中,评价者和被评价者是不对等的,评价者总是高高在上的。相当于在说:我有权力评价你,你需要接受我的意见。对方自然就会对这样的关系进行反抗。

2)感受

是什么:表达我的情绪和感觉,而不是我的想法。把“我的感受”和“你的行为”分开。知道感受是来自于自己的需要没有被满足,而不是对方的行为。

为什么要表达感受:因为表达感受,对方就愿意去了解和安慰。但是表达想法,对方会把它当成一种批评。

我们不愿意对陌生人表达感受:因为怕表达感受之后,对方不在乎,因而受到伤害。  这是表达感受难的地方,也正是表达感受最有力的地方。 它像是一种邀请,通过把我最真实的、甚至脆弱的部分暴露给你,邀请你来跟我真诚地理解和沟通。

感受的根源是什么?  我们往往会认为,对方是我们感受的根源。是因为对方没有满足我们的愿望,让我们这么沮丧或者委屈。如果是这样,你还是没有做到课题分离,没有把自己的事和他人的事情分开。  事实上,我们自己才是感受的根源,我们需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

感受的根源是来自对方,还是来自 自己,这在表达上会有很大的差异。--如果认为是来自对方,就是说“我很失望”,意思是说失望是你引起的,你的行为导致了我的失望。 在这种表达和沟通中,带着一种“都是你的错”的指责。  --如果认为感受来源于自己,表达上会说“我很失望,因为我很想跟你有更紧密的联系”或者“很想减少婚后可能的矛盾和猜忌”,意思是说,失望不是因为对方的行为,而是因为自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导致的。  把自己的需要跟别人的行为分开,也就承担起了关系中,对自己行为和感受的责任。 没有指责的味道,相反,我把自己放在了一个需要安慰的位置,而对方也更可能从他的防御姿态中解脱出来,来理解和安慰我们。

3)需要

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而不是像我们经常做的那样,以批评的方式提出我们的主张。

越是对自己的需要不确信,就越容易在提出需要之前,用长篇大论来说明我所提的需要是合理的。这时候,我们很容易陷入一种自我辩护的立场。 eg:我都干了一天活了,都这么累了,你就不能帮帮我吗? 这样的表达方式,其实已经是一种指责了。

用自我辩护的方式提出需要的时候,聚焦的重点不再是自己的需要,而是对方的反应。我们想的是怎么说服他。这就包含了一种假设:他是需要说服的、假设他并不情愿来帮助你、假设他已经站在了你的对立面。  所以往往会招致对方的拒绝,也许他拒绝帮你,实际拒绝的是你提需要时背后的指责。

4)请求

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

提出请求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别人是否答应,是别人的事情。

请求不是命令。我们提出请求的时候,如果给人的感觉是:如果他不答应我们的请求,就会受到惩罚。这就变成了命令。  而对待命令的方式,通常只是服从或反抗,而不是出于本心的帮助。

非暴力沟通方式--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分清什么是我的事、什么是你的事;为自己的感受负责;并且,这些并不妨碍我伸出手来,邀请你走近我、理解我、帮助我,如果你愿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9-20 非暴力沟通:怎样进行高质量的对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hg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