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前的今天,我来到东北某所985大学。
在经历了一年复读生涯之后,我终于如愿上了一所985,也不负当时父母不让我复读而我毅然决然的选择。
但这三个月当我回首,我发现,我从一个满心畅想未来,期待明天会更好的人变成了每天混吃等死 游手好闲的人。
我记得我第二次高考之前,我踌躇壮志,每天在题海中攻克难关心无旁骛,甚至为自己的将来已经铺好了路,要去做计算机工程师,要去纵身投入祖国当代的科技化当中去,要出国,去看看这世界。
图为某位摄影师在极点所摄但我来到大学之后,我发现,我所做的,并不像我想的那样每天在图书馆里与书籍为伴,接受知识的洗礼,更多的,我甚至连饭都不愿意去五十米外的食堂吃有保障的饭而懒惰到只愿意动动手指在手机上打开饿了么点外卖来节省时间打我的游戏。
我像疯了一般的整天打游戏,在课堂上从不听讲,到现在高数书也才翻了10页不到,只要我身边有电子产品,我就不可能去翻任何一本纸质书籍。
熬夜、打游戏让我越发低能“平时的课不想去想留在宿舍打游戏就让同学喊到,课堂上的小测验在这个网络发达的年代答案触手可及,我完完全全沦为行尸走肉,每天拿着父母给我的生活费挥霍无度,我来到大学没有学到知识,而是学到了如何把一个人变成废物。”
我开始慌了,接下来要做的英语期中演讲,再过两个月就要到来的期末考试,我还有两个月,我的大一上学期就过完了。
同时,我由于「出色」的外貌条件,跟各路女生保持联系,等着有一天就能开启我在大学的第一段恋情,成为别人眼里羡慕的对象。
(这些事情让我明白,大学并不是好好玩的地方,就算是清华也会有什么都不学的废物,在中专也会有人为了理想为了自己拼命学习拿奖学金。大学不能托管人的一生,它能给予的,无非是更好的条件。)
可这更好的条件,我去利用了吗 ? ?
没有。
今天我又上了两节形式与政策课。
我像往常一样双目不离开手机,直到老师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我们大学有这么个学生,他当年是全省前1000进来的,计算机系的,出生在大山里面,按理说他在这么恶劣的学习条件下能考出这么好的成绩,自身的底子应该不差吧。可谁知道这么个同学,来到大学后突然失去了目标,整天就在宿舍里打游戏,一开始还去上课,后来慢慢的就不去上课了;大一挂了很多科,一开始还知道去补去重修,后来干脆就不补了。他大学过完这么四年,别人都毕业了,拿到了毕业证书,他肄业了,拿的是肄业证书,灰溜溜的回到了家里。
他的父母看到他们的孩子回来,心想熬了这么多年,终于熬到出头的日子了,就让他(孩子)去北京找他的表叔,在北京拿一份IT的工作。
可是他敢去吗,他不敢。他来到了学校附近一家网吧,在网吧的一个座位上常年包桌,一个月500块钱,而他呢,就靠在那台电脑上打游戏卖装备赚钱,一个月赚1500,1000块钱的生活费,吃喝拉撒都在那张椅子上,每天早晨八点钟睡,下午四五点醒,昼夜颠倒的打游戏,这样过了多少年?过了四年半。
当他的父母坐车横跨了大半个中国在那家网吧找到了他们的孩子的时候,他当即痛哭失声,眼泪像止不住的河流,趴倒在键盘上,打翻了电脑显示器。
等到他的情绪稳定下来,他说他早打游戏就打恶心了,可是他,实在想不出来还有什么其他的活法,就这样,每天饿不死,就扯着这么一条命,每天苟且的活着,没其他的选择了。
他还说,他不是没想过重新学习,可他从C语言开始学起,脱离了学校他根本就找不到一处安静的地方自习,每天被游戏眼花缭乱的画面装满了脑子,根本再也没有时间去学习跟思考。
他想回去,想回到那个他打了四年游戏的大学,可是还回的去吗?回不去了。当时他的那个位置早就被人代替了,他的资格也早就没有了,他浪费了的四年的青春,再也回不来了。
我慌了。
从这个故事里,我仿佛看见了我不愿意去想,但却极有可能如恐怖片般的发生在我身上的未来。
我害怕了。
我害怕了。
我害怕自己变成一个废人,变成一个像他那样的人,毁掉我的一辈子,摧毁我的理想与智慧,浑浑噩噩,成为我看不起的那种人。
我幡然醒悟: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失去了目标。
没了目标,我只满足于在游戏里大杀四方的短暂性快感,大脑不受驱使地、惯性一般地重复一场又一场游戏,游戏的快感麻痹了我的感官,而在大学,没有人告诉我这样是在走向自我毁灭。
我在惶恐不安中反复问自己,像是落水的人拼命的想要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
还来得及吗。
而我却无比的希望:
来得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