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宝岛怎么教语文(系列二)

宝岛怎么教语文(系列二)

作者: 老铁的麦田 | 来源:发表于2017-11-26 12:12 被阅读192次

看看人家的初心:

(一)連貫性

(二)銜接性

(三)統整性

(四)差異性

(五)多元性

(六)實用性

一、課程發展

國語文之課程發展,以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為願景,以自發、互動、共好為理念,以文

字篇章、文本表述、文化內涵為學習內容,經由聆聽、口語表達、閱讀、寫作等學習表現,

在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三大面向的核心素養原則中,整合社會資源與文化資產,

達成啟發生命潛能、陶養生活知能、促進生涯發展、涵育公民責任的全人教育目標。 依據國語文之學科特性以及教育趨勢,國語文之課程發展應注意下列原則:

(一)連貫性:國語文課程發展應有其連貫性,著重知識的邏輯與結構,連結學生過去、現

在和未來的語文學習經驗,強調螺旋式的課程設計,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經 驗,並強化各學習階段的縱向連貫,以銜接生涯規劃的學習需求。

(二)銜接性:國語文的課程發展應重視各學習階段的銜接性。

第一學習階段先著重口語表達,以過渡到書面語文的學習;

第二學習階段透過書面語文的學習,提升綜合表達能力;

第三學習階段強調語文的學習策略,進而運用語文來學習其他知識;

第四、第五學習階段則透過語文進行思辨,以持續累積學生語文知能 與文化涵養。

(三)統整性:國語文課程發展應以學生學習為軸心,掌握課程組織的統整性。可由學校、

教師、學生共同建構學校本位的語文課程,橫向連結其他領域或科目,發展在地的特色課程。其運作模式應結合學校資源,發展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設 計課程與教學活動。

(四)差異性:國語文課程發展應考慮學生語言背景、語文能力、學習性向、生活環境、認

知特質及生涯需求之個別差異,評估、診斷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各類學生進行適性教學。第五學習階段應規劃多元選修課程,提供學生根據個人學習 需求,進行學習。

(五)多元性:國語文課程發展應以核心素養為規劃要點,適時納入性別平等、人權、環

境、海洋教育等重大議題,以多元的學習內容與教學方式,養成學生批判思 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實用性:國語文是生活學習的重要工具,也是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課程發展應強調

語文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與實踐,及對於終身學習的影響。為達成上述目標,除課程內容與學習方式外,應重視資訊與媒體的融入學習。

二、教材編選

國語文教材的編選,應把握語文核心素養的要求,按文本表述、文字深淺、內容性質,

有系統地編排,並顧及聆聽、口語表達、閱讀、寫作能力的結合。教材的編選應根據學習重

點以及學生認知特質、情意發展,強調不同學習階段的重點差異和縱向銜接,並提供高層次

認知思考能力的學習素材,讓學生習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國語文教材編選需和其他

有關學科之教材相互配合,並適時融入性別、海洋、人權、環境教育等重大議題,使教育成

效更為彰顯,並針對特殊學習需求學生,可另外編寫具差異性的教材,教材編選原則的延伸

說明詳參附錄三。

教材編輯應明示編輯理念,融入有效教學策略,讓使用者了解如何透過教材達成學習目

標,並提供學生自學的說明。內容及版面編排宜善用圖表輔助閱讀,以提升學習效果。教材

應涵蓋記敘、抒情、說明、議論、應用等文本表述。第四及第五學習階段,白話文選以臺灣

新文學作家(含原住民族)之作品為主,兼及世界華文文學、翻譯作品、文學論述等,並酌

採古代接近語體之作。 各學習階段教材編選原則及注意事項如下:

(ㄧ)第一至第三學習階段(國民小學教育階段)

第一至第三學習階段的教材編選應強調語文能力的統整性,以閱讀為軸心,結合聆聽、

口語表達、識字、寫字,以及寫作的教學,全面強化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教材編選注意以

下原則:

1.第一至二階段教材可自行撰寫或編輯既有作品;第三階段以選文為原則,應涵括國內外 重要作品,並考慮與第四階段銜接。第二、三階段古典詩文應含本土素材。

2.每冊課數不硬性規定,依照選文深淺長短,自行斟酌調整。各冊得增選 3 篇以上課文,

以供學生自學之用。自第五冊起得編選 800 字至 2,000 字的長篇課文。

3.教材的編寫應配合閱讀理解策略的認識及運用,第一學習階段強調口語表達與識字;第二至三學習階段強調詞彙與句型的學習,段落與篇章的閱讀。第一學習階段注音符號教 材的編寫,應顧及因為母語差異對於注音符號發音以及學習的影響。

4.課文學習依學習階段性發展,編配習作或學習單,以深化學習內容。

5.教師手冊應明述教學目標,標示所對應的學習重點指標,並提供適當之教學法。每課宜附有課文之深究與鑑賞,並補充寫作背景、作者生平、生難字詞之解釋,及其他相關重 要資料。

(二)第四學習階段(國民中學教育階段)

1.每冊課數不硬性規定,依照選文深淺長短,自行斟酌調整。各冊教材除教師指導課文之 外,應增編學生自學課文至少 3 篇。

2.選材應包含古今散文、古典詩詞曲選(含本土素材)、現代詩選、文化經典選讀及語文基 礎常識等。

3.文言文所佔之比例宜逐年增加,第七學年 10%-20%、第八學年 20%-30%、第九學年 25%35%。

4.教材的編寫應依據文本的學習重點,可附導讀、作者、注釋、賞析及思考問題等,以增進 理解與鑑賞能力。

5.自學教材僅供學生自行閱讀。每篇教材,除正文之外,宜列出簡要的閱讀策略或學習引導。

6.教材編選可考慮單元設計,各單元呈現相同文本表述或主題,便於讓學生自主學習。如以文本表述方式為單元設計原則,宜由具體到抽象,由淺而深編排,並融入適當的學習 策略;如以主題為單元設計原則,宜融入重大議題,注意議題的均衡與多元性。

7.教師手冊應明述教學目標,標示所對應的學習重點指標,並提供適當之教學法與閱讀策略。每課宜附有課文之深究與鑑賞,並補充寫作背景、作者生平、生難字詞之解釋,及 其他相關重要資料。

(三)第五學習階段(高級中等學校教育階段) 1.必修課程

(1)每冊課數由編選者依照選文深淺長短,自行斟酌調整。各冊教材除教師指導課文之 外,應增編語體文至少 3 篇,以供學生自學之用。

(2)每冊應選一課文化經典,選材範圍如《詩經》、《老子》、《莊子》、《墨子》、《荀子》、

《韓非子》、《楚辭》、《文心雕龍》等。

(3)每學年至少應選一課現代詩歌、一課古典詩歌(6 冊中含本土素材)。

(4)文言文之課數比例需符合 3 年平均 45%-55%。文言文選以兼顧不同時代、不同作者、 不同文類為原則。附錄四之「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推薦選文 20 篇」,提供編選參考。

(5)每課內容可附題解、作者、注釋、問題討論、賞析、延伸閱讀。題解包括文類、主旨、

寫作背景等。作者介紹應明確扼要,並與選文配合。注釋以詞意解釋為原則,儘量避

免引用冷僻的典故。問題討論應能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文本旨趣,並提升思辨及表達能

力。

(6)自學教材不須講授,僅供學生自行閱讀。每篇教材,除正文之外,僅須列出簡要的學

習引導。

(7)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含《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教材內容應考量教學節數、

學生學習興趣與理解能力,編選能融入品德教育、生命教育、生涯發展、人權教育等

議題的合適文本。選文宜附有章旨、注釋、問題討論等。

(8)教師手冊應明述教學目標,標示所對應的學習重點指標,並提供適當之教學法。每課

宜附有課文之深究與鑑賞,並補充寫作背景、作者生平、生難字詞之解釋,及其他相

關重要資料。

2.選修課程

(1)語文表達與傳播應用:其內容可分為基礎與進階兩部分。基礎部分則略分為寫作練習

與口頭表達,就各種文類簡介寫作相關概念,提供合宜的實例,引導各種寫作的方式

並加以練習。口頭部分則針對演講、辯論、口頭簡報、口頭詢答等基本形式與實務加

以練習。進階部分依學校特色發展與學生學習所需,可調整更為多元、進階的內容,

包含多媒體傳播的形式發展與基本運用、腳本寫作與分鏡觀念、影音實地創作等。編

選時宜注意切合現代生活所需,深化溝通、論述能力,符合未來學生人際、學習、職

場、公共環境的需求,可包含創作方法、實例,並設計練習題目,務求能切合當前日

常生活所需。

(2)各類文學選讀:內容應選擇切合學生身心發展及學習興趣的優秀文學作品,規劃適合

高中學生閱讀、拓展人生視野之文學作品。編選時讓學生有意識地對於自己與生活環

境緊密連結,並進一步關懷土地與社會。教材可兼顧不同文體文類及其發展變遷的脈

絡。

(3)專題閱讀與研究:各校可斟酌實際情況,以高中領域科目範圍及內容為主軸,結合主

題式學習概念。編選時宜兼顧當代議題等相關文本,教材著重培養學生基礎研究及專

題領域探索的能力,可包括該主題經典篇目、閱讀及研究方法、研究資源等。

(4)國學常識:內容涵納國學之基本定義、發展與重要性,以及文字演變、經、史、子、

集等相關知識。文字演變部分應著重文字之構造、演進與書法字體辨識;經、史、子、

集部分應分別闡述其特色及流變,並介紹臺灣明鄭以降的漢學發展。編選時宜著重於

文字之發展、傳統國學領域如經、史、子、集等之介紹,並注意各單元教材之均勻。

內容應配合學生程度,力求簡明扼要,並具代表性、正確性與系統性。

三、教學實施

教學活動設計應顧及學生的能力、興趣及多元智能需求,靈活採用各種有效的教學策略,

以達成教學目標。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應善用不同形態的師生互動模式,循序漸進地引

導學生,提升其語文素養。教學應考量學生的生活環境、社區及社會文化脈絡的特殊性,有

效利用多元教學媒體與社區資源,適時融入社會重大議題,以增進學生公民意識與社會參與

能力。各學習表現之教學實施說明詳參附錄三。

(ㄧ)班級教學:教師可透過講述教學、問答教學等方式,以口頭語言或書面語言為主要交

流形式,有系統地讓學生獲得國語文能力及知識。

(二)小組教學:教師可透過小組教學,如合作學習或交互教學法等,經由師生及同儕的對

話、實作和討論,讓學生能從人際交流中,完成擷取訊息、統整解釋、省思評鑑等閱

讀歷程,充分理解文本,產生知識的延展、跳躍。

(三)個別教學:輔導學生以自學的方式進行個別練習或獨立閱讀、寫作等學習活動。

(四)專題探究:教師針對某一專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或是不直接將學習內容呈現給學

生,而安排有意義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思考解決方式,進行專題研討或

學術探究活動。

(五)實作教學:以形成學生的聽說讀寫技能或良善價值等實際訓練為主,讓學生投入語文

學習活動,發掘自我的真正感受和建立個人價值觀。 1.口說練習:透過口語表達緊密結合聆聽、閱讀、寫作等教學活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說話 能力。

2.寫字教學:應先認讀再書寫,並配合單元教材習寫生字。寫字應以硬筆為主,毛筆為輔,

依序安排基本筆畫、筆順、間架結構等練習,由淺入深,由簡入繁。第一學習階段以習寫硬筆字為主,第二、三學習階段兼習毛筆字。第四學習階段起可與藝術領域共同協作, 發展有關書法教育的校訂課程。 3.寫作練習:由口述作文開始引導,著重學生興趣的培養;進而轉換成筆述作文,引導學生 主動寫作,並與他人分享;最後培養學生能熟練筆述作文,樂於發表的寫作習慣。 4.戲劇表演:配合單元或教材,讓學生透過編寫劇本、角色扮演等方式,實際參與演出,以 檢視對作品的詮釋與再理解。 5.社會實踐:經由公民實踐、現場訪問等,理解社會現狀,並引導學生建立合宜的觀念與價 值。

(六)體驗教學:以文物或教具進行演示或帶領學生參觀,藉由生動的形象,結合文本理解

與文學感知,使學生掌握知識,建立具體真實的深刻記憶,進而認識文字、文本、文

化之美。

(七)資訊融入教學:以數位文本為媒介,訓練學生善用資訊媒材,經由主動閱讀和參與,

滿足個人興趣,廣泛接觸社會議題,進而與世界產生連結。

四、教學資源

學校應根據不同學習階段間的縱向銜接,有效整合校內外人力資源,與民間組織、產業

界攜手合作,提供國語文教學資源,如補救教材與診斷工具等,以精進課程,提升學生學習

成效。

(一)教科用書及自編教材 1.除審定之教科用書外,學校得因應地區特性、學生特質與需求、國語文科目屬性等,選擇 或自行編輯合適的教材。 2.學校應鼓勵教師研發及自行編選具校本特色之教材。

(二)數位媒材及網路資源

善用或建置與國語文課程相關數位媒材及網路資源,以供學生自主學習及相互觀摩切磋,

拓展其學習範疇。 1.數位媒材包含簡報、影片、圖像、部落格、教學平臺、即時回饋系統等。 2.網路資源包含語文教學相關之網站。

(三)圖書館(室)及圖書設備

圖書館(室)及圖書設備乃作為輔助教學之用,各校可斟酌學校教學與學生學習需求,

添置與課程相關之圖書設備,以培養學生之閱讀興趣,並善用在地資源,增廣其視野與知識。

(四)專科教室

1.專科教室之設計可參考視聽教室的設備,並搭配國語文教學用教具及相關影音資源、工 具書、國語文教學用期刊、國語文教學應用軟體等,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益。

2.因應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專科教室應將即時視訊系統以及遠距教學列入設備擴充的考 量。

3.專科教室除具備多媒體教學功用之外,亦應提供學生分組討論及個別教學之教學環境。

4.專科教室應設有作品展示區,可陳列師生優良作品,例如教師的研發教材,與學生的繪本書、作文、閱讀心得,及詩詞、散文、小說、海報、多媒體之創作等,並不定期更換新 作。

5.學校視教學需求與資源,得設立各類專科教室,如:國學、書法等專科教室。

五、學習評量

學習評量應與教學緊密結合,由教學目標決定評量內容,並由評量結果導引教學。評量

的目的在提供教師有效資訊,藉以調整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以提升學生學習效能,增強學

習動機。教學前應了解學生的先備知識,以利教學準備。教學時應採取多元評量方式,以了

解學生的學習進展。教學後解讀學習結果的樣貌,運用評量結果調整下一步的教學。評量原

則如下:

(ㄧ)整體性:除重視注音符號運用、聆聽、說話、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等面向的表現

外,並應強調學生國語文知識、技能與態度在實際生活中應用之檢覈。

(二)多元性:除紙筆測驗外,教師可彈性運用觀察、問答及面談、指定作業、專題研究、

個人檔案等方式,多方了解學生的能力、學習進展和成效。

(三)歷程性:評量應協助學生發現並診斷其學習上的瓶頸,以促進學生持續成長,不只重

視學生的學習成果,更重視學習歷程。

(四)差異性:學校可以根據學生能力,設定不同的評量方式以及標準,以增強學生的學習

動機。

结尾彩蛋:

美国教师乌托邦/课程设计资源等(free)

https://www.edutopia.org

相关文章

  • 宝岛怎么教语文(系列二)

    看看人家的初心: (一)連貫性 (二)銜接性 (三)統整性 (四)差異性 (五)多元性 (六)實用性 一、課程發展...

  • 宝岛怎么教语文?(系列一)

    (摘录自网络)其实是中文教学纲要 我们的教材一改再改,怎么改,核心思想是洗洗脑子 我们就看看海峡对岸,劫持了辣么多...

  • 怎么教语文

    教了二十几年语文,突然感觉自己不会教了,当然,这个“不会教”,主要是不知教什么,有类似迷茫的,同事中大有人在,办公...

  • 教语文,简单吗?

    每天按部就班的读书,今天分享第二辑第一篇《教语文,其实很简单》。 看到这个题目,我的心里充满了疑惑。 语文怎么教,...

  • 语文园地怎么教

  • 怎么教语文(一)

    近一段,在学校听了几节语文随堂课,感慨颇多。但这个题目很大,应该不是我一个基层的语文老师、小学校管理者所能驾驭的,...

  • 语文园地怎么教

    教六年级语文上册近半年了,八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中,让我感觉较棘手的是“语文园地”的讲授,它不像课文的讲授,重点明确,...

  • 理性思考语文教学

    这个题目是借用与《余映潮给语文教师的80条建议》第二条的题目,阅读此条,感受颇深。 语文教学教什么?怎么教?这是经...

  • 你以为考场高分作文都是即兴发挥吗?

    放假一周读了叶圣陶和夏丏尊先生合编的《文心》和《我怎样教语文》部分章节,引发了对于“怎么教语文”,“怎么学语文”的...

  • 自己怎么学语文就怎么教语文

    ——听管建刚演讲 1不断地去模仿别人,人云亦云的结果,是迷失自己,成长终究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宝岛怎么教语文(系列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jk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