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六年级语文上册近半年了,八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中,让我感觉较棘手的是“语文园地”的讲授,它不像课文的讲授,重点明确,有章可循。
讲课之余,研读统编教材解读类书籍,知道语文园地的学习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讨论交流习得,然而实践教学中才发现让学生开口有话说并不容易,我们没有给学生思考和交流的支架,理论和现实脱节,这是症结所在。
今天研读温儒敏、陈先云主编的《教学设计与指导》,终于豁然开朗。
以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为例,第一部分“交流平台”的教学目标是:学习如何做课堂笔记,养成记课堂笔记的良好习惯。
首先结合经验,梳理笔记。小组交流学习提示:你的课堂笔记里记录了哪些方面的内容?组内交流。紧接着布置默读任务,在“交流平台”中找出课堂笔记可以记什么和做课堂笔记有什么好处的词句,汇报交流。最后出示学生优秀课堂笔记的例子,引导学生提炼要点,反馈交流。
在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展示自己的课堂笔记。不但可以增加学以致用的机会,还可以提高学习能力,接受不同的观点。扩展视野,促进思维的发展。
第二部分是词句段运用,内容是小台灯制作说明书的修改。教学时,我只是让学生读一读说明书,对应图片找出说明书词句运用不当之处进行修改。书中的设计让我眼前一亮:首先梳理流程:学习活动是填写流程图,借助流程图的图表支架,让学生从说明书中提取信息。其次图文对照,发现说明书中的错误,这一步即我们我们讲课时的做法。最后,拓展迁移,呈现两个趣味练习,放手让学生通过图文对照的方法,结合图片把说明书补充完整,以达到“修改说明书,练习把话写清楚”的教学目标。
词句段运用:认识专项词语,采用小组合作理解词语的方法:学生读词语,理解的打√,不理解的打?,小组交流后把组内成员都不理解的词语圈出来,反馈交流后,重点学习难词。
日积月累:成语学习,组织“小组对对碰”活动,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词语,理解的打√,不理解的打?,试着猜一猜词义,然后小组合作,尝试给词语分分类(鼓励多种分法)。对易读错、难理解的词,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创设新奇有趣的字词实践活动,实现趣味学习后,反馈交流。
课堂设计需有扶有放,如何“放”,是一门大学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