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208年12月02日,离2019年01月01日还剩下30天
不如,按图索骥,寻找一下今年的心路历程吧
我们先看,这张图片
那天,是在群里,Reena分享的,后来,在公众号里再次看到这张图片
邓宁-克鲁格效应其实是想解释一个问题:为什么人总是不能正确评价自己?
1999年,贾斯汀-克鲁格和大卫·邓宁在《人格和社会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中说:
【1】低能力的人有一种“虚幻的傲慢”,会错误地高估自己的认知能力;
【2】这种认知偏差来自他们没有能力认识到自己能力的匮乏;
【3】由于缺乏元认知(metacognition)的自我意识,他们倾向于高估自己的实际能力和业绩,而且高估程度与实际能力成反比。
不知道大家觉得自己站在邓宁-克鲁格效应的哪个阶段?
在以前的自己,应该就是一个“巨婴”?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毕业以后,开始,既定程序,找工作,和男朋友谈婚论嫁,似乎,我们就该这样,沿着设定好的程序走下去,不要问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大家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
直到有一天,我,身为家中的独女,从小享受了大家的宠爱,得到大家的庇护,似是一朵“家中的温室花朵”。从来,没有在外独自承受风吹雨打,可是,我又是很早就出去念书,离家远去,还参加了两次的实习生活。但是,那毕竟还是以一名在校学生的身份去参加工作,对外只是称为:实习。和你毕业以后,真正步入社会是不一样的
有一次,和一个姐姐聊天,她说:在我们小时候,其实,大家都是被家里人、邻居一起看大的,但是,到了我们这一代,家家都是一个孩子,更注重的是,自己的小家,慢慢地,亲戚这个词也许会被淡化。而,父母与我们,往往会没有界限,比如:催婚、看孩子、各种理念的不同导致双方矛盾的激化。
其实,是因为,我们彼此没有界限感。你没有自己的界限,底线,也不知道对方的在哪里?
所以,我想了很久,还是决定:走出家乡,开始独立,步入社会。我不想做一个“巨婴”,也不想做“温室里的花朵”,更不想做,一个没有独立思考的人。
在此:感谢我的家人,我的爸爸妈妈,肯放手让我出来。我们也有彼此的界限,互相爱对方,却不干扰对方的生活。
这是,父母送给我的礼物,也是我的幸运。
而,在这一年的生活中
看到了,更多的人,经历了,很多的事,大家过的日子是什么样?遇到的事情是什么事?都会给自己有所启发。才发现,当你挣脱了旧的地方,到达新的天地,呼吸不一样,感触也会不一样。
这个成长是以前难以预料的,也会是飞速的
这一年,我真的是打破记录,自己没有买新衣服
换做以前,真的是想也不敢想
就是,第一感觉:自己很渺小,俗称的:职场小白。一切从零开始,从零学起
自信心打击,知道自己不知道
没有绝望,向开悟之坡,发起进攻
看到了这个效应,提到了【元认知】
原来,这个词这么早就提出来了,想想1999年,我也才9岁而已
得到APP,吴伯凡老师《认知方法论》,蔡垒磊《认知突围: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
成甲《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赵周《这样读书就够了》,采铜《精进》
所谓元认知,就是认知的认知,它包括所有对于认知的认识,以及对认知的控制与调节。
元认知是更底层的基础和算法,要打造相对更为正确的知识体系,就必须从自己的元认知系统开始武装。
知识大厦的建造和科学之塔的累积一样,不求快,但求稳。
先将自己的元知识一点一点变得更为正确,像做手术一样小心翼翼地清洗自己的大脑,然后用左右互搏的方式去看待每一个问题,并将有用的东西慢慢地、再慢慢地加入你的自有概念,让它们逐渐形成一个粗浅的小体系。
学校培养的,更多的是,分科教育。而不是,“通识教育”。
在接受完,学校教育以后,也要进行“自我教育”
“不求快,但求稳”
是的,从2017年开始,我给自己定了计划,
【一月三本书,两易一难,读后感,随笔小想。一月三本,一年三十六本,十年360本,一点一滴在于积累】
这是我在笔记本,打开第一页,自己写给自己的。这两年,什么都会读一点,不论是在微信读书还是纸质书,然后,开始梳理,写笔记,写一些自己的感想。
时间到了现在,我却发现:随着有了一些基础,你自己可以找到一些感兴趣的书籍,或者关于你工作或生活上面的书籍,用得到的书籍。而,我现在需要的是——打造底层基础,现在的读书,我会放一放,先不接触新书,把之前的,像文章里出现的书籍,真正地吃透,把笔记做好,然后,进行有效输出。
这是,我即将2019年的目标吧。“不求速度的读书,而是,真正吃透书里的知识,然后运用”
在此:我要感谢我自己,正因为有了两年读书的积累,我才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知道了,先要打造底层基础,才可以继续添砖加瓦,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
现在,经过一年的成长,时间不长,但,对于我来说,按照自己的节奏,终于,也迈出了第一步
这是我昨天画的图,本来,是要画金字塔的,但是,没有掌握好,不会画,就画成了分割开的
智慧(知识+经验)
我可以把知道的信息加工成自己的知识,目前的经验却很少。
一个人必须在某个领域拥有足够多的加工知识,并有能力将它们有机地捏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系统,一种理论,方能说这个人在这个领域拥有自己的体系知识。(注意,这里有两个要点:一个是这些知识彼此之间是有强关联的,属于同一个系统,并不是零散的;另一个是组合起来体系知识的并非是东拼西凑的别人的口水,而是大量的加工知识,是自己的知识)
最高一层,也是最难得到的,就是智慧了。甚至很少有人会把智慧称为知识,因为它已经成为一种指导行为的反应。它可能并不像下面基层知识那么具体,但它却是真真正正的由大量体系知识搭建起来的。至于搭什么,怎么搭,都只有靠自己才能完成。智慧只有自下而上,而不能由他人传授给你的任何东西,对你来说,都只是最底层的信息
这就是“知识的四层”
知道自己知道
在这里,就要提到《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
我已经参加了,线上21天的训练营,接下来,我会参加线下活动,用一年的时间成为一名“三级拆书家”,这是我结束训练营,给自己立的Flag。
书中提倡的,把书要“拆为已用”。和爸爸在以前教导过程中,提到的:“知、信、行”完全符合
就是说:如果你真的知道它,也相信它,就去做,就要去行动,否则,一切都没有用
知识不会改变命运,除非它带来行动,行动也不会改变命运,除非它带来结果;是结果在改变你的命运。
当,我们越过愚昧,经历了绝望,开始向开悟之坡进攻,最后,成为一名“大师”
应该说,很辛苦。但,也很值得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直到你完成学业,每一学期的开始,老师都会要求我们写,这一学期的计划。可惜,我从来没有实现过自己那一天写的计划。
但,从毕业以后,2017年,新年伊始,我写的一年目标,竟然“神奇般”的都实现了。至今,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竟然可以做到?
爸爸总说:我的智力不是很高,所以,在初中,大家还不知道“情商”是什么的时候,我就在接触了。以前的自己总是很情绪化,现在,已经可以掌控它了。
可是,今天,我发现,我的智力并没有很低。随着,你会经历一些事情,你就会自己琢磨,事情发生了,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会一直往深里研究,是深度思考么?写着写着,我也不知道是智力还是情商了。
不过,不要给自己下任何定义,自己向内看,相信自己。
马上就是2019年了
在这里,也给自己设置2019年目标:
1.一年时间,“三级拆书家”
2.“不求快,但求稳”,打造自己的知识体系
3.深耕写作
PS:答应老爸的总结,您看,可以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