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一个男生和我推心置腹的聊天至今难忘。那是一个各方面表现很优异的男生,我就把他称作小明吧。出于信任,他向我倾诉了自己的苦恼:原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一做数学题耳边就会传来教学楼里嘈杂的声音。因为之前做班主任的经历让我一直都很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聊天中得知可能是初二的时候因为没有完成作业,数学老师让他在楼道里罚站了一上午。课间休息时间一个个同学从身边走来走去,不时投来异样的眼光,这一幕像刺一样深深刺痛了他,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那一刻我忽然发现作为教师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个考试的机器,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们要做的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需要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多一些关注多一些呵护。所以我今天想和各位老师分享的是《教师工作的“心思维”》,个人观点,见识粗大,仅仅希望能过给各位老师今后的工作带来一些思考和方向。
长久以来,多数理论、文章更多强调教师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心工作。要能在学生身上倾注满腔慈母般的爱心、无微不至的细心、平等交往的诚心、坚持不懈的耐心,巧谋善断的慧心……也许我们可以试着从新的角度去思考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爱心学生真的收到了吗?我们的细心确实关注到点子上了吗?我们诚心的背后真的没有批判和说教吗?我们的耐心是否是毫无目标地坚守呢?我们的慧心对学生有积极有效地引导吗?
带着一些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原来学生学习进步的根本动力不是外驱动力(来自于老师、家长、学校、社会),而是学生自我生长的内驱动力。我们老师做的一切只有作用于学生,激发起学生自我生长的动力,学生才会有向上向前的发展。就像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只关注老师怎样教,更要关注学生怎样学,教师的工作也一样,不能只关注老师怎样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怎样成长。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真正激发起学生自我生长的动力呢?就需要从关注学生的心灵开始,在班级管理中运用一些“心思维”。
一、读懂学生的心
首先是读懂学生的心。前不久我们高一年级的全体班主任在年级组张建峰主任和李明主任的带领下尝试了几次体验式的学习,我也有幸参与到其中。老师们为了真切体会到学生的感受,放下自我真诚互动。大家一次次去尝试不同的表达,“我感到很伤心”、“我根本没有听进去”、“我没有说出心里话”、“我以后还会这样做”老师们在角色的体验中真切感受到了学生在老师“大道理”前的各种感受。原来我们曾经的说教、批评和否定,对于学生来说是没有任何效果的。我们禁不住思考:沟通的时候是有道理重要还是有效果重要呢?我们的沟通是为了改学生?还是为了懂学生呢?如果我们愿意为此做一些转变,多学一些方法,那么学生的心就会慢慢向我们敞开,读懂学生的心也许就从此开始了。
二、接纳学生的心
“老师我很讨厌那个老师”、“我总迟到是因为在厕所玩手机”、“进步50名是因为我作弊了”、“旷课是去给喜欢的女生过生日了”。在我们的努力下,孩子们终于向我们敞开心扉了,这时候我们傻眼了,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是的,虚假的太平没有任何意义,问题频出也许在给我们指引下一步努力的方向。这时,放下你的批判和惊诧吧,也许我们能做的最智慧的选择就是平静接纳了,因为唯有面对问题,才有机会去解决问题。
三、走进学生的心
当我们放下评判,去试着接纳学生们真实内心的时候,也就慢慢走进他们了。慢慢地你会发现真心背后的一个个真相:讨厌老师是因为他太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了;只有在微信朋友圈里她才可以找到被赞的感觉;作弊的背后是急切要证明自己的动力;喜欢的女孩子可以像离异的妈妈一样关心自己……这是多么真实而美丽的一个个生命啊!这是一个个渴望爱与被爱心灵,一个个想要找到自我价值努力向上的可爱的孩子,这不就是我们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引擎吗?
四、引领学生的心
找到了引擎,那就让我们开动马力,引领着他们前行吧!走进了学生我们自然就会用他们需要的方式去引领。可以启发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找到方向了,帮助他们树立可行的目标一步步去实现吧。学生们总会给我们惊喜:“我下周一主动找老师谈一谈我是多么喜欢数学”、“我想明天给班里画幅画”、“我已经列出下一周的学习计划了”、“我要给妈妈打个电话告诉她我很想她”。当我们帮助孩子们找到不当行为和负面情绪背后的正面意义的时候,孩子们的心被唤醒了,学生发展的内驱动力就开始运作了!
当然,教师工作依然要用心,依然要把讲台站稳,把传授知识作为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当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加入一些“心思维”的时候,当我们关注到学生们心灵需求,呵护他们心灵成长的时候,像小明那样的烦恼就会越来越少,青春期叛逆的悲剧就不会重演,一朵朵生命之花才会更加鲜艳的各自绽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