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黄帝内经》(五脏分类及诊病方法之二)

《黄帝内经》(五脏分类及诊病方法之二)

作者: 博学的毛婆婆 | 来源:发表于2023-09-15 06:10 被阅读0次

帝曰:气口⑥何以独为五脏之主?

气口:诊脉部位,即掌后动脉部位。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的脉气在此表现最为明显,故称“气口”,也叫“脉口”,又因诊脉部位距离掌后横纹一寸,又称“寸口”。

皇帝问:诊察气口之脉,为什么能知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气呢?

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故五气入鼻,藏于肺,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凡治病,必察其下⑦,适⑧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

⑦下:指大小便。

⑧适:诊测,调适。

岐伯说:胃是水谷之海,为六腑的源泉,饮食五味入口,留在胃中,经过足太阴脾的运化传输转,而能充养五脏之气。脾为太阴经,主要负责输布津液,气口为手太阴肺经所过之处,也属于太阴经脉,主朝百脉,所以五脏六腑的水谷精微,都是出自胃而反应与气口的。 而五气入鼻,藏留与心肺,所以心肺有了病变,则鼻为之不利。凡是治病必观察起上下的变化,审视其脉候的虚实,察看其情志精神的状态及病情的表现。(难怪,我找医生诊病,总是会问大小便如何)

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⑨;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⑩;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⑨至德:医学道理。

⑩至巧:针石技巧。

对那些拘守鬼神迷信观念的人,是不能与㙋谈论至深的医学道理的,对那些讨厌针石治疗的人,也不可能和他们讲什么医疗技巧,有病而忌讳治疗的人,他的病是治不好的,勉强治疗也收不到应有的功效。

相关文章

  • 刺热篇

    《刺热篇》是《黄帝内经·素问》中的第三十二篇文章,本篇所论,涉及五脏热病的临床表现、针刺方法及预后等内容。据经文所...

  • 什么是脏腑

    脏腑为内脏的总称。包括五脏、六腑及奇恒之腑。 脏腑系五脏六腑及奇恒之腑等体内器官之总称。《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

  • 金刚师傅:中医远程诊病及治疗:身体全面检查(堪比医院CT、名医把

    三种中医诊病法 方法一:生肖诊病 只需提供 名字+性别+农历出生年月+出生城市 (提供调理方案及...

  • 乐道五音

    聆听徵阳先生讲乐道五音,《黄帝内经》关于“五脏有声,声各有音,声音相和则无病”,简单一句话道出了中医诊病中的一绝:...

  • 张新民第6幅《黄帝内经》(精华版)读书笔记

    这是《黄帝内经》(精华版)读书笔记,内容包括五脏六腑十二经络、五行及十二时辰。

  • 如何排五脏六腑的毒素,提升脏腑功能!

    今天灵儿给大家分享排五脏六腑毒素的方法,提升五脏六腑的功能——拍打八虚。 何为“八虚”? 八虚——在《黄帝内经》中...

  • 了解你的五脏六腑——固元术

    “ 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泄。” ——《黄帝内经》 五脏六腑,是人体各个器官的...

  • 音声之道

    “天有五音,人有五脏......人与天地相应” ---《黄帝内经》 “自然之道,养自然之声” ---《黄帝内经》 ...

  • 初识阴阳体质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阴阳,是中医最基本的分类方法:脏腑分阴阳,经络分阴阳,诊病分阴阳,治病分阴阳。 《素问·阴阳应...

  • 类扩展&分类关联对象底层探究

    一、分类及扩展 分类又名 Category、类别 分类中原则上只能添加方法。不能增加成员变量。 分类中可以访问原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内经》(五脏分类及诊病方法之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my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