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为支陀瑜伽禅院瑜伽系统培训6月27日《瑜伽经》阅读分享总结
《瑜伽经》总共196句经文,划分为四大篇章,第一篇就是三摩地篇,本次课程我们从结构上分析了,为什么《瑜伽经》会把三摩地篇安排在第一篇,而不是把练习篇安排在第一篇。
试想如果是你,想要通过学习某种方法来获得某些能力,聪明的你并不是首先从方法入手,而是先搞明白方法的结果是不是你所想要的结果,如果连自己想要学习的目的都不明确就去行动,就如同你在黑暗的房间里面寻找一个东西一样,最终荒废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然而一无所获,如何去保证,你所做的事情是有效的或者是有意义的,你首先需要搞明白我为什么要去做这个事情,这个事情又能让你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只有当你明白并且肯定自己的方向之后,你才会去寻求方法,并且遵循着过去人的方法经验去行动,自然你能得到这个方法所成就的正果,因此在章节安排里面,帕坦伽利首先是想要我们真正的去明白“什么是瑜伽”,只有你真正明白瑜伽是修心,而不是健身,你才会遵循接下来的第二篇练习篇的方法“瑜伽八支进阶法”而去次第练习,经过第三篇成就篇对意识的不断掌控的进一步驯化,最终成就第四篇解脱篇的真理。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向重点,所以解脱篇也不是每个人现阶段都想去证悟的真理,即便是有这个想法,现阶段也没有这个能力去证悟,因此不管你现在是停留在那个位置,你首先需要理解的是“什么是瑜伽”,其次找到自己在八支里的定位,未来的路你才知道在何方。
什么是瑜伽?
“2.约束心灵的变化就是瑜伽”
第二句经文就很明确的告诉了你,约束心灵的变化是瑜伽,所以千万不要把瑜伽和健身混淆,维密是维密,普拉提是普拉提,舞韵是舞韵,空中是空中,这些与意识没有任何关系,这些永远无法让你去和你的意识连接,同样也永远没有办法去修正你的意识,你只能训练到身体物理层面的部分,永远无法抵达你的心灵层面的修行。
当然这句话从表面来说是感觉很好理解的,因为所有的字你都认识,然而如何透过字面的意义去深入连接到几千年前帕坦伽利和学生们的对话中去理解,就需要看每个人的心灵的穿透能力,不同的人会看到不同的点,如同盲人摸象,所以我们很难一两年就理解经文深层的含义,只有当你每日谦虚虔诚的去阅读经文,慢慢的,你才会越来越触及到古人千年前的智慧。
首先引入思考的第一问题“什么是心灵”
如果你连自己心灵都无法去理解,谈何容易说约束心灵,就如同连自己的意识都不明了的人,能谈得上冥想中你对意识做三雅马的观察、抉择呢?我们吃了二十年的米饭才能成就现在成熟的身型,同样你也不可能一天就能去培养你心灵的成长,所以不管是你在练习瑜伽或者是你在练习冥想,你首先要过的第一关是你和你的心灵需要建立真正的对话,只有通过保持长时间的对话训练,某一天你才能真正明白原来你的意识里面还有一个你看着你的意识,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开始第二步的工作。
其次思考第二个问题“心灵为什么会变化”
每一个有形或者是无形之物都有其特性,云有云的飘逸,山有山的雄姿,水有水的柔善美,宇宙自然有宇宙之道,你的身体有解刨学层面的物理特征,同样你的心灵也有自身变化莫测的规律,你只有真正明白你的心灵的时候,就如同你经历了小孩的幼稚,而当你长的之后你才能真正体会童年的快乐,如果你没有经历心灵成长的过程,你永远也不会体悟到心灵变化之理。因此瑜伽的练习是一个漫长的修行,在这期间你需要去关照的并不是你的身体有多大的进步,而是你对你的内心又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此刻你才能真正明白心灵变化之道。
最后思考第三个问题“心灵如何被约束”
你理解了心灵的变化,同时你也学会了对心灵的控制,就像你能控制你的身体屈多少度一样,你也可以控制你的心灵不变或者是怎样变,也许这里很多人不好理解,就如同没有练习过瑜伽或者是其他运动的人,身体没有觉知力的时候,你让他做一个屈或是伸展的动作,他会做起来很笨重,很不协调;同样在你没有进行对心灵的驯化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心灵会处在第一个问题阶段,心灵没有觉知力,这个时候你去控制心灵你反而会越来越糟糕,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一开始做冥想就去观想某些境界的时候,反而思绪会很乱,做完冥想不但没有放松心灵,反而更加疲惫一样,只有当你通过对心灵的修行,真正进入第二个问题,你才能开始逐渐明白心灵被约束后的寂灭之乐。
同样帕坦伽利在三摩地篇也给出了我们答案:
三摩地篇第12句经文“借由不断的练习、不执着,可以约束心灵的变化”
理解本段经文请点击链接“从《瑜伽经》中去认识练习的概念和意义”
·往期文章·
瑜伽哲学类文章
瑜伽历史类文章
瑜伽视频类
阿斯汤加震撼视频-Laruga glaser演示从黑暗走向光明
瑜伽课程类
瑜伽知识类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