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的故事(三十二)下洼子

作者: 海淀老头儿 | 来源:发表于2022-11-22 06:38 被阅读0次

    海淀的故事(三十二)下洼子

    小留流第142篇

       上回我们聊过了槐树街和样式雷宅院,还有那老槐树的前世今生,这回呀,咱们还是言归正传,说回到下洼子。

    咱们聊过,槐树街东口外是下洼子,从那继续往北还有娘娘庙和北京大学。

    唉,槐树街东口儿来了不是:

       我们再一次站在了槐树街东口儿这几个位置(箭头处),右侧是呐大马车的位置,您看60年代莺房胡同的这一段儿路,也还是挺宽挺长的,难怪能跑大马车呢。

       左侧的圆圈是下洼子地区特别有名的“下洼子副食店”。我们所站位置刚好看到呐副食店的侧面儿和后门儿。

    来,让咱们看看下洼子副食店的侧面是个什么样子?

       好家伙,满眼旌旗招展,遍地广告连篇,难道这是欢庆胜利还是庆祝拆迁?也许从黑衣老人蹒跚的脚步和驻足凝神观瞧的样子看出点儿什么。

       咱别猜了,还是看老人身后的平房吧,它是60年代的新生事物,也算有点历史,这房子在当时是家喻户晓的下洼子副食店:

       我的天哝,估摸着镇上的老邻居没有不知道这个下洼子副食店的,可全和了,油盐酱醋和米面,青菜萝卜和大蒜,您瞧门前呐高高的石台儿,它可是卸菜又卖菜的最佳场所,您知道有多少大白菜和雪里蕻从这里奔向千家万户。

    俗话说: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

       不信,您仔细瞧石台上牌子,呐白菜的价格写的明白,哦,感情是卖回龙观-龙鑫园的房子,价格2300元每平米。天呀,这房子还真是白菜价啊,同志们赶紧的吧。

       咱别起哄了,还是静下心来,对比一下60年代和50年代的副食店吧:

      50年代的副食店来了,唉,怎么只见卖菜的高台儿,副食店没了,这儿分明是呐副食店的地方啊!

       好嘛!感情早先这里是住家儿啊。没见,一家三口儿刚好转上石台走亲访友呢,您看呐当家的出门迎客有多热情!

       明白了,这儿位置就是后来的下洼子副食店,一点儿没错,只是50年代的档口,还没副食店呢。

    好吧,既然到了这儿,咱们就看看这个卖白菜的石台儿。

       唉,这图显示的是60年代下洼子和娘娘庙胡同,这图上我们还能看到已经圈在北京大学里的座娘娘庙呢。

       刚才我们看到的呐石台儿在圆圈里,当然还有下洼子副食店,图上看呐石台是不挺长的。既然看到了石台,索性咱们上去瞧两眼,几步窜上石台儿,好家伙,石台的确又高又长,咱们一起到北头儿看看。

       您猜怎么着?顺着石台走到北头一看啊,见路上一岔口,呐是一条向东的路,而且虚伪有点弯曲,不信咱们看看:

       图来了,唉这石台够高吧,呐台阶儿和下面的路。抬头看的还真远,这不眼前出现一条向东的路,而且有些弯曲吧,这可是海淀著名的辛庄大胡同,我们看到的是胡同西口儿。

       把角儿这儿有个小铺儿叫“石伴烧饼铺”据说那烧饼烙的,外酥里嫩,吃的时候要用两手捧着,不然脆芝麻会满处乱嘣,捧着烧饼一口咬下去酥酥脆脆,唉吆,就一个字儿“香 脆”,唉,这是俩字儿啊? 因为太香了,弄不清几个字儿了。

      说到吃,呐时还有个说法:热馒头凉饼,越吃越有。

       意思是热馒头凉烙饼越吃越好吃,越嚼越香。您想啊,呐千层饼烙的不但越嚼越香,若用手撕开那一层层又薄又软的感觉,唉吆,别提了,想想就咽口水。哪像我烙的饼,加上嘴唇才三层儿。

       还说辛庄大胡同吧,从石伴烧饼铺这儿进去一直走到东头儿是冰窖,辛庄小庙,过马路是28局和中关村。

    聊两句辛庄大胡同:

       这胡同可古老了,胡同里养骆驼的人很多,一养就是很多只,骆驼分大把小把,相传又叫骆驼窝子。他们承担运输业务,就像现在的汽车运输公司,不过运输工具是骆驼,以驼煤为主。

       海淀镇及很多地方所烧的煤,基本上都是这些骆驼来承运。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当初骆驼祥子能把呐三只骆驼(一小把)卖到了海淀镇的原因,因为这儿有骆驼窝子,对骆驼有需求。

       一直到我上学的时候,南大街小学北墙外的大院子里还有两头骆驼。课间我经常爬到丁香树边上的假山上欠着脚看,呐骆驼个头特别的大,它们有时站着,有时卧着或吃东西什么的。

       这骆驼一说又没完了,还是看辛庄大胡同吧,眼尖的朋友一定在图上看到,辛庄大胡同的南面还有一条曲尺形的胡同,呐叫前辛庄胡同。不信您瞧图中房顶成一条线的那里就是前辛庄胡同。

       得,这图的显示时间也许有点远,咱们看近代一点儿的吧,瞧瞧2000年的辛庄大胡同西口是个什么样子:

       嘿,这个时候虽然是冬天,可这午后的阳光还挺暖人的,没瞧蹲在房檐下晒老阳儿的人多悠闲,只是不知他是否知道,他身后是曾经特有名儿的石伴烧饼铺。

       从这胡同口看进去,一直向东延伸,果然是弯曲的胡同,不能看通透,但胡同上空呐带尖的高楼看得真切,它是坐落在北京大学内,刚建成的太平洋大厦。

    来吧,咱们收回目光,还是看回到眼下的下洼子吧:

     
       转身向北一看啊,天哝,下洼子胡同可了不得了,拆迁队比我们还快,瞧老住户们争先恐后的搬家,大汽车小面包把胡同塞的满满的。最好,咱别打扰人家搬家,想法儿从车缝隙中挤过去,赶紧看看前面还有什么?

    费了八大劲儿,终于挤过了搬家的人群和车流,嘿,眼前顿时清豁多了:

       瞧瞧,老房子、大树还有高楼,确实豁亮多了,不过街上这些人怎么看也不像下洼子的老邻居,估摸不是拆迁队的就是废品站的。

       您瞧,打前面胡同口外开来一辆面包车,老邻居都知道车子呐位置是个三岔口儿,车尾是娘娘庙胡同,车子边上骑车人向西是老虎洞。看这样子骑车和开车的都想奔咱们这个方向来。

    还等什么,咱们赶紧到呐三岔路口看看吧,

                                                      2019年2月17日

                                                      2022年11月23日星期三  海淀老头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海淀的故事(三十二)下洼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ro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