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上班这点事儿想法婚姻育儿
算法工程师告诉你 为什么听过那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算法工程师告诉你 为什么听过那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作者: 从晓就驴 | 来源:发表于2019-02-27 15:23 被阅读49次
算法工程师告诉你 为什么听过那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认识一位算法工程师,最初只是在几个场合简单交流过,并没有真正了解过他的工作内容和性质,毕竟我等文科生,春节拜年都不敢去数理化老师家的,算法这种高级产物还是遥敬作个揖吧。

上次的会面我们讨论到很多年轻人目标迷惘而失去动力时,他分享了一个有趣的逻辑:如果从产品思维的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的运行系统和版本号都不太一样,有的是安卓,有的是IOS,也有人停留在塞班的操作环境。而我们貌似努力勤奋的报班学习,购买在线课程,参加各种沙龙活动,本质上就像在底层系统上搭建了一个个APP应用。操作系统不升级,数据处理能力不强,结果必然是应用越多,系统压力越大,面临异常情况下崩掉的风险就越高。

而这一点在梁宁产品思维的分享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她认为这个底层系统其实就是我们的情绪

人们经常是劝起别人来一套一套的,安慰自己的时候就只想找根绳子往脖子上一套。本质上就是情绪在起着决定作用,别人的事很少会情绪用事,所以理性智慧的细胞会占领高地。遇到自己的事,那就另当别论了,纷繁芜杂的情绪理不清楚,想拨云见日的难度约等于漫步包邮区此时阴雨连绵的天气。

底层系统的完善就是确保情绪的稳定性

情绪和情绪化是两个东西。前者是中性客观的,而后者则是糟糕情绪的不当表达。

我理解情绪稳定的最大阻碍应该是背后的恐惧,就像很多互联网产品有的是带给用户爽感和满足感,而相当一部分是恐惧主导下的焦虑寄托。比如听歌软件能够帮助你随时找到当下喜欢的歌曲你就很开心。而有些和身体健康,个人成长相关的软件往往就是利用了用户心中的恐惧。

恐惧会引发情绪失控,而失控一般的表现是发脾气,决策慌乱,仓促应战,抱怨连天。这大概率上是当前遇到的问题触发了心中某种恐惧心理:可能是童年的阴影,失去的担忧,挫败的沮丧…虽然恐惧的点,可能分散在不同的情境下,但很可能根源只有一个。

恐惧驱使下心里的慌张就像人意外落水,我们已经顾不得华丽的着装和包包,精修过的面庞和表情,只会手忙脚乱地瞎扑腾,试图抓住一星半点的救命稻草。

底层系统的磨练就是修心的过程

春节期间带小孩给了我很多启发,我发现孩子们更多是用心体会而非用脑思考。比如他们通过观察和感知,与身边人进行情感和意愿的传递。在学习新技能时会用通感能力去换位感受,比如白云像棉花糖,所以味道可能是甜的。玩具熊晚上一定要躺在床上,因为坐着睡觉它会很不舒服…

而我们越长大,心性感知越少,看似更高级更理智的用脑思考越来越多,我们停滞了底层系统的投入,开始培养技能,搭建起一个个应用。

算法工程师告诉你 为什么听过那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怎么做让我们开启修心之路

开启一段旅途,最担心的不是燃油补给不足,不是食品供应匮乏,而是失去方向。我们修心的方向就是真正的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需求和不安全产生的原因。

1 听听心理专家的建议

有位朋友告诉我,你观察有的人吃饭狼吞虎咽,做事脆弱急躁,很可能是婴儿时期母亲奶水不足,或者喂养不用心的结果。所以请专业的心理专家帮助我们进行追溯和还原,对于自我认知帮助很大。

知道了自己的不安和恐惧,除了可以帮助我们完善自己,还可以反馈我们遇到什么事情可能会慌乱,于是在遇到类似情况时我们的预警系统就会提示-前方高能,请保持淡定。或者采取风险隔离措施,减少自己暴露在此类情况中的概率,或者让协作团队及时补位,保证整体工作的推进。

这一切的意义在于我们有了准备和彩排,而你永远不知道,人们对确定性有多依赖。

2 做自己情绪的观察者

如果有什么梦魇一直萦绕着你,让你想起来就感觉痛苦和受伤。不妨可以参考“墙壁上的苍蝇视角”:假设事情发生时,你不是受害者,而是一只趴在墙壁上偷听的苍蝇,静静关注着事态的发展,你的心情就会平静很多。

每天觉知自己的情绪,为什么开心,为什么难过。还有一个建议就是把情绪都写下来,此时理智的大脑皮层就会取代莽撞的杏仁核,帮助你理清思路。就像你照着镜子哭泣,很快就会止住眼泪。

3 去想都是焦虑 去做都是出路

我以为,人生就是旅程,就是不断的经历和体会。经历美好也要体会痛苦,毕竟不能将你打倒的最终都将成全你。多数的焦虑都是想出来的,就问题解决问题,将重点落在行动中,很多纠结就迎刃而解了。对此杨绛先生早已看透一切“你就是想的太多,而读书太少”。

说到读书,是提升阅历和感知的重要方法。但是不少人读书,展开看是马冬梅,合上书就马什么梅,什么冬梅的搞不清楚。我的建议是读书最好可以坐在桌前椅上,手边有纸笔可以随时记录。并将书中的核心思想类比于我们工作生活的实际案例,善于翻译和应用,遇到具体情况时可以呈现出,原来这就是某本书中提到的某一观点。

4 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

很多人羡慕那些有毅力的人,比如长跑爱好者,日更作家…其实真相不是他们比一般人更有毅力,而是他们正在做自己无比喜欢的事,而做真正喜欢的事从来都不用坚持。

做喜欢的事,我们的心是专注的,此时我们不会过份在意别人的眼神,只会在专注中持续获得满足和收获。信心被激发,能量被提升,而整个人都会在过程中获得安全和踏实的幸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算法工程师告诉你 为什么听过那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vg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