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早,我在地铁上被前后左右挤得摇曳生姿时,收到来自舟大人的一条微信:“老婆,我感觉我们没有以前的单纯快乐了……”我回复:“嗯,20多岁,身体健康、收入尚可,没孩子、没房贷、没压力,想不快乐也难吧…… ”
20多岁时,我身上有种浑然天成的混不吝,从来懒得仔细分辨现实世界的模样。20多岁的职场新鲜人,想受欢迎其实很容易,低调做人、勤快办差、灵活应对。因资历尚浅,与世无争,薪水低人一等、职位低人一头,别人看你没有威胁,你看自己有上升空间,两两皆大欢喜。尤其是面上时时带笑的小姑娘,大家看在眼里,更是多了几分宽容。周末,我可以心安理得窝在被窝,没日没夜的追完一整季美剧。偶尔感受到时间流沙一样从指缝中流过,心里泛起的,不过是春雨般的清愁。那时候,时间是我的朋友。
2014年10月,我家胖九出生。2016年10月,我辞掉了父母眼中的铁饭碗工作。自此身上多了“30+”、“母亲”、“职场女性”这三个标签。
30+,是一个略显尴尬的年纪。95后已经陆续进入职场,衬的我们青春不再;若论个人积累、先发优势,又比不了早已是中层领导的70生人。才刚刚洗去毕业生的懵懂冲动,自以为找准了位置,在社会上站稳了脚跟,却发现时移世变,前一秒还在风口,下一秒就面临危机,只有时刻学习、提升,才能维持住上升的势头,不让自己贬值。
如果已为人母,这条路会走得更加艰辛。对于我们,时间是稀缺资源。有了孩子之后,势必要付出大量的业余时间照料孩子。尽管各种鸡汤文教育我们,要向美国总统千金伊万卡学,养育三个孩子、叱咤商场的同时,还能做个穿梭各大秀场的时装精;要向杨幂学,生完孩子立马开工,通稿仍然走元气满满的少女路线。但是,你不能抛开客观条件谈时间管理,而一般女性是雇佣不起专业保姆团队的。
既不想放弃事业,又不想在孩子的成长中缺席,唯一的办法就是对自己狠一点、再狠一点了。我的好友xi姐,20出头的时候,是个什么都不放在眼里的任性小妞。现在呢,xi姐上班工作、下班带娃,还要考博,日程排得满满当当。上次聊天,她跟我抱怨:“时间就像乳沟挤挤就会有?我现在连吃饭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她总结:“我早就想明白了,对于30多岁有娃的女性,一份工作不仅要用薪酬、职业前景来衡量,还要用时间性价比来评判,时间对于我们格外珍贵。”
正处于职场爬坡期,又有家庭责任在身,我们难再有一个十年可以放胆试错。我们不敢掉以轻心,随时调整方向与步调;我们不敢随遇而安,从一个懒散的文艺青年,摇身一变成为拼命三郎。
对于大部分30多岁、已为人母的职场女性,时间不再是朋友,时间是追在我们身后的恶狼。我们必须踏准鼓点跳舞。
2.
每一个从小城镇来大城市打拼的姑娘,总有那么几个初中同学,在老家过着滋润无比的日子。比如我同学小艾,大学毕业回到老家,当了小学老师,20出头就结婚生子,如今大的在上小学,小的幼儿园中班,家庭幸福,没有经济压力,工作清闲稳定。父母、亲戚、发小都在身边,想见就能见。
别告诉我,你没有偷偷羡慕过这样的生活。当你站在沙丁鱼罐头一样的地铁上,当你坐在凌晨的办公桌前,当你面对难搞的客户,当你怎么也凑不齐下个月的房贷,当你想念远在家乡的父母。别告诉我,你没有问过自己,为什么要给自己这么大的压力。
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切变得不一样了呢?为什么我要选择艰难而放弃安逸?同样几十年的人生,为什么要选择不那么容易的一条路走?身边也不是没有人,用知足常乐的姿态,在动荡年代安稳度日。买不起的东西就不买,住不起的房子就不住。实现不了的梦想,留到晚上做梦好啦,不实现又死不了人。
这些问题,我曾经不止一次的问过我自己。也许是发生的某个事件,让我认识到,没钱的女孩和没钱的妈妈真的不是一回事,照顾不好自己所爱的人,还谈什么诗与远方;也许是某个瞬间,我发现再不加把劲,再不抓住人生中越用越少的机会值,做过的梦就真的来不及圆了;也许是遇见某位闪闪发光的人,让我希望活成她的模样,我也想要一份让人尊重的职业和一颗勇敢无畏的心。
一只鸟儿为什么喜欢飞,一只小鹿为什么喜欢奔跑,为什么狮子爱吃生肉,而羚羊是素食主义者。这些问题的答案,不是逻辑的“因为……所以……”,而是本能的“我喜欢”。我喜欢通过自己的努力,给自己和家人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我喜欢探索新的事物,喜欢挑战,喜欢不断拓展生命的广度。
因为我喜欢,所以我愿意同时扮演“母亲”和“职业女性”这两个角色,愿意用“努力再努力“的战斗姿态,在时间的夹缝中求存,向阳生长,争取自己想要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