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找到合适的用户和合适的产品需求后要做什么?
当然是想办法给合适的用户提供合适的产品了。企业要想有竞争力,就要选择和用户需求相匹配的生产架构。
生产架构是什么东西,我们先联想一下罗振宇罗胖说过的“U盘化生存”。罗振宇说的U盘化生存总结起来,就是十六个字:“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
意思是,在现代的分工协作社会里,学会一门手艺,就可以成为独立的自由职业者,不必像传统社会里那样,成为组织的一部分,甚至把个人固化到组织内部。
U盘化生存也反映了企业间竞争合作的一种形式,叫做“模块化生产”。从事模块化生产的大多是分包型企业,这些企业的优势是灵活、高效,能够用比较低的成本生产出还不错的产品。
在中国,有很多OEM企业都有这个特点。他们在接到订单后,可以迅速招聘工人,调整生产流程,按客户要求把产品做好。
可以这么说,模块化生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了消费者商品的价格。但模块化生产只是企业组织生产的一种形式,或者说一个极端。另一个极端是“交互式生产”方式,采用这种生产方式的大多是整合型企业,它们从事一件产品生产的大部分核心环节,甚至是全部核心环节。
如果说分包型企业是“专业化人才”的话,整合型企业就是“综合型人才”。这两种人才各有优势。企业也一样。
从事交互式生产的整合型企业在创新方面往往有优势,而从事模块化生产的分包型企业往往在降低成本方面有优势。
拿智能手机打个比方。在智能手机行业,苹果是整合程度最高的企业,不仅有自己的全球零售店,核心硬件和软件都是自家设计,而且苹果还运营数字内容平台。
因为有了整合型的生产架构,苹果公司才能比竞争对手在产品体验和核心技术创新方面做得更好。
而其他智能手机大多用的是安卓操作系统,用的是ARM设计的芯片,模块化生产虽然可以降低成本,但也让这些手机大同小异,缺乏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因此,最近我们看到包括华为和小米等中国企业,都在尝试自己开发芯片等核心硬件,在一定程度上从模块化企业向整合型企业转变。
实际上,在什么情况下选择模块化生产架构,什么情况下选择整合型生产架构,要根据拥护需求来区分,用户需求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被满足的需求需要全新解决方案,另一类被过度满足的需求需要替代解决方案。
在需要全新解决方案的情况下,整合型生产架构更合适;在需要更高效的替代方案的情况下,模块化生产架构更合适。
在iPhone 推出之前,你们没有解决移动计算需求的好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苹果公司通过整合型生产架构,推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等到 iPhone 推出一段时间之后,尤其价格昂贵,只服务了一少部分需要智能手机的用户。
这时,谷歌推出了安卓操作系统,联合一些硬件厂商,利用模块化生产架构生产出了大量低价格的安卓手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 iPhone 手机的“颠覆”。
目前,智能手机竞争太激烈了,光靠模块化生产已经没什么钱可赚了,于是,华为、小米等一些有实力的手机厂商开始进行整合型的尝试。
纵观产业发展的历史,采用整合型生产架构的企业和采用模块化生产架构的企业总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两类企业一起推动了产业的进步和产品的创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