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台骑行主要有两条路线——海线和山线。海线即沿海岸线骑一圈,路线长度大概1200多公里;山线则基本上沿着山骑一圈,大概1000公里。海线一路沿着海岸线骑行,所以也有骑友称之为大圈或者大环线,一路上自然风光非常美,加上难度并不算太大,比较适合休闲骑游,也是多数骑友环台的选择。逆时针环台,从难度低的西海岸开始慢慢热身,同时也有充沛的精力去感受当地的人文气息。
本次北美户外环台队伍跟随Giant骑行团。参团的好处就是只管骑,由Giant全程配备维修及补给专车及专业人员领骑和押尾,其他衣食住行一律不用操心,专心享受骑行美景。
【 户外骑行系列】环游台岛骑行记(上)Day 1台北-新竹,93.81公里, 累计拔高469米,下降471米
早上松山车站集合地汇合报到,领单车装备包裹,行李装车,总指挥官做行程和注意事项介绍, 38人的骑行团队浩浩荡荡、精神抖擞地跟着领骑出发了。经过饶河夜市沿着基隆河边一路向西,一段时间都在市区内穿行,终于到达第一个休息处,淡水河边的大稻埕码头。过华江桥来到大汉溪湿地,在这里是规定不让骑车上桥的。在三峡清水祖师爷庙停留休息,中午在水源地餐厅就餐。这里紧靠石门水库和众多鱼塘,午餐是全鱼宴,饭后还有午睡时间。
【 户外骑行系列】环游台岛骑行记(上)下午是一个较长的爬坡,队员们纷纷向帅哥领队请教上坡如何摇车。进入新竹市区,晚餐在新竹城隍庙夜市,比较有名气的新竹贡丸,米粉、红糟肉圆都不错,但吃货们一定要尝尝这里的润饼。
【 户外骑行系列】环游台岛骑行记(上)第一天的骑行虽说近百公里,但一路停留、集结、休息,领队速度一直都控制在21-25公里/小时,骑一整天下来毫无疲劳感。为照顾大局、安全起见,指挥官出行前早有叮嘱不能超过领队,基本上是一路耐着性子跟着帅哥领队慢摇,看风景,心率一直都在一个很舒服的状态,悠闲得可以东张西望,还有队伍里香港队友唱起小曲儿。
Day 2新竹-鹿港,113.62公里, 累计拔高240米,下降279米
地处台湾西海岸中点,彰化县鹿港镇乾隆年间曾经是荷兰及清治时期台湾最重要对外经商港口。小镇一度兴旺繁荣,完好保留着不少中西合璧的古迹历史建筑、文化和习俗。清朝时期的庙宇众多,至今仍香火旺盛。小镇老街曲巷通幽,走在这里不由想起罗大佑的《鹿港小镇》:
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 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爹娘我家就住在妈祖庙的后面 卖着香火的那家小杂货店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 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爱人想当年我离家时她一十八 有一颗善良的心和一卷长发
【 户外骑行系列】环游台岛骑行记(上)一路看到沿途有很多买槟榔的小店铺,很好奇这东西是什么味道。记得小时候港台歌曲不是唱的“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我替谁先尝”嘛。买了一包,打开一看是像芭蕉叶一样的绿色叶子包着一颗像橄榄一样的东西,问咋吃?答连叶子整个扔进嘴巴里嚼。一嚼,奇特的怪味道,又硬又粗糙,不甜不酸,嘴里一阵说不出的麻,顿时脸皮一直麻到头皮,头开始犯晕,有点像喝醉了。赶紧把槟榔分给大家,一起尝试一下这不可多得的体验。
【 户外骑行系列】环游台岛骑行记(上)Day 3 鹿港-嘉义,76.32公里, 累计拔高84米,下降69米
今天实际骑行距离不算长,却是最热的一天。早起先去鹿港的龙山寺参观,寺庙始建于1647年清朝顺治年间,由从福建泉州来的移民陆续开始兴建,几经扩建,目前算是台湾保持最完整的清治时期建筑群。陈诚的匾额题字端正清秀,很有儒雅精神。参观之后出发,经全长两公里、桥下开满粉色波斯菊的西螺大桥。此桥1952年建成完工时仅次于旧金山金门大桥,被称之为“远东第一大桥”。
【 户外骑行系列】环游台岛骑行记(上)西螺古镇老街保留着很多荷兰统治时期建成的巴洛克风格镇楼,繁复奢华的雕刻风格彰现出商人当时的权贵富裕。
【 户外骑行系列】环游台岛骑行记(上)晚上逛文化路观光夜市, 各种小吃琳琅满目,方柜子卤味、郭家粿仔汤、阿娥豆花、章鱼烧、现榨木瓜牛奶、南瓜牛奶。。。台湾的美食文化果然名不虚传。
【 户外骑行系列】环游台岛骑行记(上)Day 4嘉义-高雄,126.78公里, 累计拔高749米,下降775米
出嘉义西南方向3公里延纵贯公路,经过北回归线纪念碑。北回归线横过台湾澎湖、嘉义、南投、花莲四县,北回归线碑是全世界第一个以回归线而修造的建筑物,建于光绪年间。
【 户外骑行系列】环游台岛骑行记(上)今天虽然距离较长,但是路程依旧平坦。前四天里只有第一天有两个相对长一点的上坡,也就是说从台北出来直到高雄,基本都是在悠闲骑行的状态。只有第二天在到达餐馆前的三公里路程跟着领队放开了速度,时速冲到了45公里/小时。今天几个体力强的队友又抓住机会跟一位领骑来了一段距离远、时间长的飙车,充分体会了骑行的快感。
【 户外骑行系列】环游台岛骑行记(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