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图书馆借书,几乎没有目的性,看到什么借什么,很多时候,回家看到里面的内容会很快没有兴趣。搞笑的是我借书的时间却很长,按理会挑中自己喜欢的才是,可事实上却不。我发现自己在馆里每列架子间寻寻觅觅,却毫无目的,章法全无。
这次提前做好功课,起因其实很简单,书是图书馆借的,不可能在上面做标记,于是用印象笔记拍下来,然后单独做了一个文档,把里面提到的书一个个列出来,然后去微信,搜索图书馆的公众号,里面有搜索引擎,看在哪个馆区。做好备注。
去真正查找后才发现功课做的还是粗糙了。每本书的条码没有记,实际上导致了自己在两个app(印象笔记和微信里图书馆公众号)间切换很是麻烦。虽然当时的想法是当场查询在馆情况,可比不上一个个搜索的烦躁。
不过这次最大的体会是速度快,这感觉很爽,主要是感觉到自己借的肯定是自己喜欢的。那种愉悦的心情更爽。
我想我会喜欢这种有目的性的计划,这是时间成本,毕竟去图书馆还是花时间的,去别的区的图书馆除了时间还要花公交费。如果背回来不喜欢,常常会感到自己好亏啊,更主要怕自己会没兴趣坚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