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DC - 实用工具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ABCC选择法·拆书实录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ABCC选择法·拆书实录

作者: 森和 | 来源:发表于2016-10-27 17:16 被阅读955次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ABCC选择法

    FAB法介绍书籍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是梅若李·亚当斯博士广为人知的一本书。梅若李·亚当斯博士集高管教练、演说家及企业顾问于一身,对于提问思维(QT)有精到的理解。本书采用故事的形式,讲述了青年男子“奔”在新任部门经理、新婚的双重挑战中陷入了“评判者泥潭”,在提问思维教练“约瑟夫”的带领下,他逐渐认识到自己处于消极看待问题的“评判者”状态,通过努力,成为积极看待问题的“学习者”。此书一出,许多读者纷纷致信梅若李,称自己就是故事里的“奔”,这本书改变了他们思维,使他们过上了截然不同的生活。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旨在告诉我们,聚焦于学习而非评判,我们的生活将更高效

    R·阅读原文片段

    书中提到的ABCC选择法,是从评判者状态转化为学习者状态的关键技巧,在此我和大家分享此法。

    斯坦是一个爱评判的人。有一次,他对一家前景看好的新公司进行了很大一笔投资,一年后,这家公司雇了一位新CEO。这位新CEO和一宗巨大的经济丑闻有所牵连。尽管这位CEO是清白的,但斯坦还是认为冒烟之处必有火。于是他考虑撤资,但同时对于整件事感觉到非常矛盾。除了新雇的CEO,这家公司其他处处都做得挺好。直到斯坦接触了ABCC选择法以后,他的思路才发生了变化。

    ABCC选择法
    A 觉察
    我现在是处于评判者状态吗?
    B 深呼吸
    我是不是需要停下来,退后一步,更客观地来看这件事?
    C 好奇
    我是否了解所有的事实?到底发生了什么?
    C 选择
    我的选择是什么?

    A(aware)——觉察。我现在是处于评判者状态吗?斯坦对此的态度很有意思。我们描述过评判者的特点之后,斯坦当场承认,这些特点大部分很符合他。他的回答也出乎我们意料:“作个批判者是我的拿手好戏!”,我们都笑了,同时也明白,他开始更加诚实客观地来看待自己的行为了。

    B(breathe)——深呼吸。我是不是需要停下来,退后一步,更客观来看这件事?听到这个问题,斯坦笑了笑,深深地吸了口气,停顿片刻,然后承认,他是绝对没有做到客观,特别是因为这件事牵扯那么大一笔钱。尽管他跟这位新任CEO连一句话都没说过,但是他是真的很不信任他。

    C(curiosity)——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实真相是什么?我们问斯坦他有没有去搜集过客观信息?他是不是已经掌握了所有的必要信息,来做出负责任的判断?斯坦这才意识到,他因有所耳闻而对这个人产生的负面印象已经将自己团团围住。但是事实呢?实际上他完全没有任何证据。

    C(choose)——选择。我的选择是什么?到这时斯坦才意识到,要做出明智的选择,他并没有需要的所有信息。因为是自己的投资,他觉得有必要去查明真相。一个月后,斯坦打电话跟我说,他仔细查过后,发现这位新任CEO是个好人。长话短说,斯坦没有撤资,两年后那家公司上市了,他也因此发了大财。

    I·拆书家讲解引导

    故事中的斯坦因为对他所投资公司的新任CEO的偏见,差点就要撤资,可能就了失去发财的机会。生活中,我们也难免会遇到天气突变、别人说了不中听的话、提案被领导否定、工作进展不畅等不愉快的情况。这时候,我们难免会有怨言,有的时候还会在心里说:“我怎么这么笨?”“为什么他要这么说?是故意的吗?”此时,我们是处于评判者状态,还是学习者状态?

    评判者力图找出失败的原因并对当下作出苛刻的评判,学习者更关注发生的事实并致力于开创更好的未来,两者在思维模式上关注的点迥然不同。书中提到,两者转化的关键在于“我”意识到自己处于评判者的时刻,也就是自我觉察。面对生活中层出不穷的事件和选择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呢?

    作者归纳出了简单易记、操作方便的ABCC选择法。先觉察→再深呼吸→然后好奇→最后选择,通过这四步可以轻松从评判者转化成为学习者。

    1. Aware 我现在是处于评判者状态吗?(评判者容易感受到恼火、愤怒、无力)
    2. Breathe 我是不是需要停下来,退后一步,更客观地来看这件事?(停一停,静一静)
    3. Curiosity 我是否了解所有的事实?到底发生了什么?(看看实际发生了什么事情)
    4. Choose 我的选择是什么?(依据实际情况作出理性的选择)

    故事中的斯坦采用了ABCC选择法,一步一步认清了自己处于评判者状态,并能冷静下来,对新任CEO产生好奇,试着去了解更多信息,最后选择了继续投资该公司。如果斯坦没有扭转评判者的心态,是不是他就很可能做出不理性的决策呢?

    同样,我们在面对天气突变、别人说了不中听的话、提案被领导否定、工作进展不畅等不愉快的情况时,也要当心走入评判者的圈套。评判者到学习者的改变就始于ABCC选择法里的A,也就是“觉察”。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我是一个90%的评判者。过去,我在每日的自我总结中对自己要求严苛,评价很低。无论如何,生活中没有任何成就能让我持久快乐。我会因为迟到而自责,我会在每日反思中苛责自己。“你怎么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你怎么迟到了?”“为什么你要听那个人胡说八道?”诸如此类的评判者心态,让我觉得自己每天都在浪费生命。这种挑剔的视角不仅被用来看待自己,也用来看待别人。时常感觉到人生无望,我陷入了“苦毒”。

    有一次天气突变加上迟到,我感觉很懊丧,心里想着“又迟到了。这雨下得真突然。”怀着不爽的心情去参加活动,也没有比较好的结果。或者是每日任务没有完成,心里很自责,在想,“这么小的问题都没有做好,是我的问题。我怎么这么笨?”。

    A1+·如果可以重来

    如果采用ABCC选择法,我应该怎么做呢?

    例1:天气突变&迟到
    天气突变,你被雨淋湿了,上班还迟到了。忍不住吐槽:“这雨下得怎么这么突然?哎哟,我迟到了,又要扣钱了,真是不走运。”

    A 觉察
    我现在是处于评判者状态吗?
    →是的。我在评判天气,我认为是我不走运导致了迟到。

    B 深呼吸
    我是不是需要停下来,退后一步,更客观地来看这件事?
    →(呼——吸——)是的。我好像太情绪化了,应该停下来看一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冷静一下。

    C 好奇
    我是否了解所有的事实?到底发生了什么?
    →没有。我的确按时出门了,在路上也尽可能快地赶去上班,我尽力了;没有看天气预报是我的疏忽;这一次迟到也不影响什么。

    C 选择
    我的选择是什么?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不必为此事苦恼或者责备自己。我下次可以看好天气预报、再提早10分钟出门。我能做的是尽可能不要再犯相同的错误。

    例2:遭遇自我批评
    自己设立的每日任务再一次没有完成的时候,或许你会对自己说:“今天的任务又没有完成。我怎么可以这样?为什么我这件小事都没有坚持做好?”

    A 觉察
    我现在是处于评判者状态吗?
    →是的。我在评判自己,我认为是我的懒惰/忙乱/低效导致了每日任务没有完成。

    B 深呼吸
    我是不是需要停下来,退后一步,更客观地来看这件事?
    →(呼——吸——)是的。我好像太苛刻了,或许该停一停,看一看我自己处于怎样的状态,我要更客观地看待我的每日任务。

    C 好奇
    我是否了解所有的事实?到底发生了什么?
    →没有。我前一天因为加班,只好晚上熬夜完成任务,导致第二天精力不足;我设定的每日任务占据3个小时,在工作、休息之外我的任务很重。

    C 选择
    我的选择是什么?
    →及时调整计划。我不必责备自己。我的任务需要减少,只要我能做好60%就算及格,有时间的时候再适当加量。

    A2·以后我怎么用

    每一天我们都可能面临自我批评或者评判他人的情况,每一天都离不开ABCC选择法。
    采用ABCC选择法帮助我们应对感觉难受的事情、度过煎熬的时刻。我们可以试着问自己以下问题:

    1. A 觉察:我现在是处于评判者状态吗?
    2. B 深呼吸:我是不是需要停下来,退后一步,更客观地来看这件事?
    3. C 好奇:我是否了解所有的事实?到底发生了什么?
    4. C 选择:我的选择是什么?

    对于我来说,还可以归纳出关于ABCC选择法的使用步骤、可以使用的场景、提醒使用的技巧,以期在下一次发现自己是评判者的时候,及时扭转过来!

    比如,我要在收到建议、面对突发情况、漫长会议中感觉难熬的时候采用ABCC选择法。

    今天我就参加了一个“无聊的”会议,当时下意识就在想,“我怎么自己要求来参加会议?是不是在浪费时间?”现在来试一试ABCC选择法。

    A,我意识到我在做出评判,心理面想着的是“我为什么要参加这个无聊的会议?!”

    B,深呼吸,客观来看这个会议有它的作用,我的说法太武断。

    C,事实上这个会议是我主动要求参加的,因为我想要了解项目的进展。汇报人为了这一次会议也准备了很多内容,大家一起学习也是有益处的。

    C,怎样才能减少这样无聊的会议呢?我可以选择下次不参加,毕竟参加会议还不是我的义务;我可以提出改进的建议,比如①明确开始和结束的时间,②限定发言时间、提问时间长短,③要求实时记录;我还可以阅读《向会议要效益》这本书学习高效会议的组织办法。

    今天我弟弟也发了一句话吐槽我:“如果梦想的实际是天天拆书那不如做一条咸鱼”。看到的第一想法是,“我得罪你了吗?能不能好好说话?”转念想到可以用ABCC选择法,又多了一个素材。

    A我是在评判弟弟不应该这样子说话。我认为他在怼我(和我作对)。

    B深呼吸。我是不是应该更审慎地看待这件事?虽然是一件小事。是的。

    C他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我发给他的文章观点鲜明,我有我的立场,引发了他的不同立场。他可以这样说吗?可以,他可以自由表达他的观点。他其实想表达什么?他其实是担心我“玩物丧志”,把拆书当做梦想。事实上我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可以帮助自助者的人,拆书是爱好。

    C我应该怎么做呢?要知道遇到他人的否定,人的第一反应是做出反击。我一时的感觉实属正常。他也是一番好意,只是表达得很有他的特点。我应该感激他认真阅读了我写的文字,并且帮助我厘清拆书对于我的意义。我要在接下来的行动中朝着我的梦想迈进。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
    你是选择成为一个评判者,还是一个学习者?
    你愿意成为更好的你,还是保持现在的样子?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选择地图

    2016年10月26日 第一次线下分享
    2016年10月27日 第一次线上发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改变提问,改变人生》ABCC选择法·拆书实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vhs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