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两则读书思考。
1、美国作家唐·马奎斯说过:“拖延是止步于昨日的艺术。”
拖延是一种缺乏自控力的表现。内心的完美主义、害怕承担失败后果的懦弱、内心的各种不确定性等,都是人性中无法逃避的存在,而这些也都共同组成了拖延者的心声。
人为什么会拖延呢?
《拖延心理学》中曾经提到,拖延的心理根源是拖延者与时间的纠葛。
拖延者常常以一种“期望式思维”看待时间,或者将时间看作一个需要制服和战胜的对手。
拖延本身需要跟时间进行博弈,不管你自身能力如何,还是任务本身难易程度如何,其本质都是需要你跟时间进行博弈和赛跑。
如何在时间这个问题上,进行一种自我心理救赎,是拖延者需要面临的问题。
应该怎么去改善这个问题呢?
克服拖延,首先要制定清晰可见的目标和切实可落地的计划。
不管任何目标,或大或小,都必须要一步步来。所以,对于拖延者而言,要克服拖延,就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把目标计划拆解到足够细小。
让每个细小步骤都可以不用过多消耗意志力就可以去执行,唯有如此。
每个目标都去设置“deadline”,用行动去克服。
一定要专注于当前,专注于眼下,专注于制定的每个步骤。
定完目标,进行足够颗粒度的拆分后,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行动。
山口英子写的《断舍离:终结拖延》一书中提到了克服拖延的观点:先行动,后思考。
一个人拖延,往往就是因为自己内心的各种情绪而导致无法开始行动,但是一旦开始行动,则很多
拖延问题就有了解决的思路和方法。
所以,一定要行动,这非常重要。
2、你是否经常有情绪上的波动?
我们应该如何克服呢?
《我真的很棒》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情绪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心理咨询师,书中的内容都是根据自己多年的咨询经验总结而成,非常受用。
书中提到,一个人的愤怒是有流动性的,即从强者流向弱者。
父母强势,所以愤怒流向孩子,孩子的愤怒无法倒流,只能继续往弱者流动,就会出现虐待小动物现象。
领导强势,就会把愤怒流向员工,而员工的愤怒无法倒流,就会流向自己的父母。
自然界同样如此,愤怒都是从强者流向弱者,无法倒流。这也是自然规律之一,高能量态总是向低能量态流动。
因此,当我们不得已接受到愤怒源泉时,一定要想办法去消化掉。
面对愤怒,一般会有这么几个感受和态度:
委屈;
怼回去;
回避;
消化;
这也是情商从低到高的顺序。
对我而言,经常做的是回避,即避免与人发生冲突或者矛盾。
这样做虽然可以避免一些事情的发生,但是经常会把一些负能量情绪转移到自己身上,时间久了,性格也就变了,变得有些软弱,这样不好。
最好的方法就是:消化。
让愤怒经过自己,但是不停留。
如何让愤怒经过自己而不停留?
首先要做的是修炼自己内心,拥有看透一切的格局和眼光,不跟一些琐碎的事情进行内耗。
其次要善于进行自我调节,用太极借力打力的方式去改变自己的状态,别人抛过来的情绪,不要认为是针对的自己,尽量拥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
最后不要总是活在别人期待里,人要活得自在和自由,就要更多关注自己的内心,关注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天天盯着别人的生活。
别人生活的再好,那也是别人的,跟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
把自己这种负能量情绪和别人抛过来的愤怒,要快速抛出,不要在自己身上做太多停留。
这才是高情商的表现,也是高情商的人应该拥有的人生格局和人生态度。
虽然话是如此,就像写作一定要实践一样,人的情绪也并非一定可以完全解决。
更多需要增强自己内心的正能量流动,才能化解一切执念。
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通过自己的内心修炼,通过积极改变自身,才能一点点改变自己。
人应该先跟自己做一个和解,承认自己的一些无知和怯懦,才能知道接下来需要做的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