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去学习某项技能,并不是为了炫耀或者好玩,而是有着明确的实用目的的。比如说为了减肥而去学健身,为了改善夫妻亲子关系而去学心理学,为了升职加薪而去考各种资格证等等。因此,人们是否能做到知用合一、是否能实践中出真知,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一、学习者水平取决于是否能应用
学习不是知识/概念的简单堆砌,而是充满着内在联系的系统。对这个系统的整体认识与把握,离不开实践活动。
实践可以增强记忆。比起生硬的概念来,我们的大脑更容易记住具体、生动的事例。实例的增加会让我们对知识概念的记忆更深刻。
实践可以拓展知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是跨领域、多学科的复杂性问题,通过实践过程,我们可以学会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理论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践可以提升创造性。创造性源自于不断的突破,因此也就需要在实践过程中的反复试错。
二、有助于拓展知识的方法
1.即兴演出
即兴演出是在文学、艺术类的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拓展方法。通过随意、即兴的表演,对相关的技法做自由组合,从而建立起认知的内在联系,完成属于自己的创造。乐队的吉他solo、舞者的即兴舞蹈,都是属于这类“跟着感觉走”的演出。事实上,这也代表着他们的技能已经内化到自身的习惯化系统之内了。
2.自我解释
前面我们多次提到,有效学习离不开反馈,而自我解释就是非常简便的有效反馈形式。通过追问自己“我学了什么?” “如何把这些知识组合起来?” “以前我对这个知识的理解是?”之类的问题,我们可以更清楚的认知自己对所学知识/技能的理解程度,从而更有效地调整学习计划。
3.追问原因
学习的大忌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追问原因,就是要探索各个知识点/概念点之间的联系,找出其中的因果关系与逻辑联系,从整体上而非局部去理解和掌握。
4.推理与辩论
人类是喜欢争辩的生物,看看网上各种论战就能感受得到,人们在维护自己观点这件事上有着多大的热情。正因为如此,推理辩论成为了促使我们主动发现所学习的领域里众多知识/概念内在联系的强有力手段。为了维护我们的观点,我们会努力去搜集所有对自己有利的证据,会反复推敲琢磨自己的表达逻辑,会针对反方论点中的薄弱之处反复攻击。其实,辩论的输赢并不重要,但经过这么一轮下来,我们就会发现自己获得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知。
三、知用合一的学习法
1.学习内容具体化
比起生硬的、冷冰冰的概念来,人的大脑更容易记住具体、生动的事物。因此具体化、形象化就成为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学习内容具体化可以有以下做法:
- 模仿
- 调动五感
- 细节具体化
- 身体力行参与
思维导图、流程图、卡通画、情景剧、寓言故事等等,都是将学习内容具体化的方法,可以视情况而使用。
2.充分地实践应用
应用知识有助于帮助我们发现理解上的漏洞;有助于让知识更加融会贯通,让我们能把知识作为整体来看待。事实上,只有对基础知识与概念有了充分地理解,我们才能做到在实践过程中去灵活的运用。
3.教授知识也是应用
向他人讲述课题,实际上就是在讲述自己对课题的理解。我们常常会以为自己知道,但只有在向他人讲授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自己其实并不真的知道。通过向他人讲述课题,我们会更主动深入地去了解相关的知识与概念。
不仅如此,讲授课程是一个可重复性的互动过程,我们可以即时性地感受到来自对方的反馈,从而设法修正自己的薄弱环节。
4.不确定性是创新的源泉
此生有涯而学无涯,知识是有不确定性的、是可以无限拓展的。如果我们只满足于已经学到的知识,我们就很难再继续成长了。
事实上,学习是推理与解释的过程,而不仅仅在于最后的正确答案。我们要接纳知识的不确定性,始终保持对未知的好奇与热情,始终保持对不同观点、不同视角的宽容,我们才能获得更精细的领悟,也才能在不断的思想碰撞中获得创造性的火花。
总而言之,实践应用是考验学习者水平的最终标准。为了做到知用合一,我们需要追寻知识的内在逻辑,需要将知识具体化、生动化,需要充分地在实践中应用,还需要接纳知识的不确定性和无穷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