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放学后开车接儿子到外婆家吃晚饭。在车上我故意问儿子:“等会儿是在外婆家做作业还是吃了晚饭后回自己家做作业?”儿子望着我没说话。其实儿子的内心想法就是:先在外婆家玩到吃晚饭,然后回家再做作业,但又害怕我批评他没有做作业就去玩。正在犹豫之中,不知如何回答。我鼓励他说:“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你可以自己选择做作业的时间。”儿子高兴的说:“先在外婆家玩,再回家做作业。”我及时对儿子的想法做出了肯定。“你真棒,知道自己安排做作业的时间。“如果在以前,我一定会要求儿子先做作业,但是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能够保持淡定,接纳儿子的选择。
吃完晚饭,开车回到家却发现儿子的书包却掉在外婆家。我再也不能够保持淡定,也开始焦虑起来,自责起来。埋怨自己太粗心,耽误儿子做作业的时间。甚至想到如果儿子在外婆家先做作业就不会出现忘记拿书包了.....“爸爸,快到外婆家拿书包呀!”儿子的话把我烦燥的情绪中惊醒。突然我意识到:面对人生的不如意,我只是在开始接纳儿子,没有去学会接纳自已。一切向内看,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在接纳的路上,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