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课堂上的兴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作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首先带着热情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为自己的创造和发现感到骄傲】
自然界的万物,它们的关系和相互联系,运动和变化,人的思想,以及人所创造的一切,——这些都是兴趣的取之不尽的源泉。那种藏在深处要靠我们去攀登、挖掘才发现的自然万物的实质及其因果联系是重要的兴趣源泉。
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不能激发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因为这种属于表面的热闹并不能引发学生真正的思考。随着情绪的平静,学生探索发现的欲望也止步了。】努力的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重要的源泉之一。离开了脑力劳动,既阐述不上学生的兴趣,也谈不上他们的注意力。【学生主动去探索,去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体验,感受到自己脑力劳动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
老师上课时对所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们对知识的兴趣。真理的知识在学生的意识中的产生,来源于学生认识到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接合点,认识到把各种事实和现象串联起来的那些线索。【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交集点。】找到这些交集点,才能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才能在认识周围世界的真理和规律中揭示出某些新颖的、出人意料的东西。
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利感”。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教师的任务就是不断地扶植和巩固学生想要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并借助一些专门的工作方法来实现他的愿望。在这一过程中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这是比任何东西都更强有力的一种激发求知兴趣的刺激物。
如果一个学生广泛的阅读,那么在课堂上所讲的任何一个新概念、新现象,就会纳入到他从各种书籍里汲取到的知识的体系里去。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上所讲授的科学知识就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学生感到这些知识是帮助他把“头脑里已有的”东西弄得更清楚的所必不可少的。
小结:前期:教师的重视程度激发孩子对知识探索的兴趣;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知识的源泉,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就会一直保持兴趣且不断探索;学习后:掌握知识后不断地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运用,也会激发他们的兴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