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军洞朗越境两个多月,8月28日下午,终于还是撤走了。这对中印两国来说,也算一件好事,不管怎样,它对避免事态的进一步升级,甚至引发更大冲突,拔掉了导火索,至少暂时消除了战争隐患。
至于在这次事件中,到底是谁最后眨了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猜测和判断,我想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从长远和大局势来看,对谁更有利。
客观讲,阿三从越界那一刻起,就在国际社会面前输了理,很好地树立了阿三泼皮无赖的光灰形象,尽管有个别心怀叵测的大国看热闹不嫌事大,但表面上还要装成正人君子,不敢公然支持阿三。反观中国,一开始就对此事件保持了极大克制,在积极应对的同时,也不示弱,但更注重于说理,虽然许多国家本着事不关己,老好人做到底的原则,没有公开表示对中国的支持,但是非曲直不言自明,再次树立了我国爱好和平的良好形象。从战术角度看,阿三闯到邻居家转了一圈没挨揍就走了,很牛很有面子,但从战略角度看,阿三没捡到任何实质便宜,中国虽然保持了克制,没有象喷子们希望的一怒之下动手,但却得到了里子。喷子们不禁要说,净给自已找台阶,里子在哪呢?
里子当然不是吹出来的,首先,前面说的大国形象高低立判,我们这次虽然忍了,没有收拾阿三,但为以后收拾阿三的正义性奠定了舆论基础。其次,为我军多军种抵近中印边境实战化大练兵,创造了难得的契机。此次事件前,我军虽然也希望多到高海拔战场环境,通过大规模实弹演习积累经验,但出于边境稳定考虑,不便于大张旗鼓这样做,以免刺激阿三,引起国际上不必要的惊慌猜测,但近两个月不仅可以名正言顺地搞,还避免了不少中国威胁论的杂音。第三,通过这次事件,阿三多少也应该吸取点教训,那就是,中国虽然从长远战略考虑,不会轻启战端,但想通过耍流氓让中国退让,也没那么容易,弄不好62年的一幕还会重演。还有,印度阿三原以为,美国正重返亚洲遏制中国,自己此时出头找中国麻烦,美日等肯定会力挺,但事情并没象阿三想的那样“全世界都支持印度",印媒称日本驻印大使表态支持它,但次日就被日方否认打脸。以为老主子英国会说句支持的话,但老主子也没给面子,却摆出一副此事与我无关不掺的架式。即便是自己很有影响力的两个身边小国,表现也不给力。如果阿三脑子还没完全进水,应该明白,今日中国不仅军事、经济实力也远非1962年可比,国际影响力更非阿三的想象。第四,让中国更加清醒看待周边形势,和平的善意对有些国家来讲,并不能换来善意的和平,必须放弃幻想,重新调整战略,尤其是应快速加强西南边防战场建设,充分做好以战求和的准备,确保防止个别不怀好意的邻居,随意闯入捣乱,必要时再次给它点严重教训,别让它太任性、太张狂。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