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际时事社会热点草根国际说
中印陷入1962以来最长时间对峙

中印陷入1962以来最长时间对峙

作者: 国关研习社 | 来源:发表于2017-07-09 21:52 被阅读501次

    印度和中国军方在洞朗地区的对峙已经接近一个月。这次紧张的对峙,使两个亚洲巨邻之间的矛盾正在不断加剧。

    中印之间的“龙象之争”

    起因在于,中国方面正试图在边境本方一侧修建一条公路,而印度军队从中印边境一侧进入中方认定的中国境内,试图阻止中方继续施工。

    在这一个月中,双方在外交层面的对战也在不断升级。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展示了印度军队非法越过中印边境的有关照片。

    在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印度士兵和车辆越过了作为边界的分水岭,进入到中国境内。

    印度防长则针锋相对地回应:印度早已不是1962年的印度。

    印度的阴影:1962年中印战争

    中印之间在领土问题上始终存在着争端。

    在英国殖民印度期间,英属印度当局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了中国的西南地区。英印政府利用中印边界从未正式划定的为由,擅自划定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对中国西藏和新疆进行侵略扩张活动,从而埋下了中印争执的祸根。

    印度获得独立后,不仅要中国政府承认“麦克马洪线”,而且要侵占中国政府管辖下的中国领土。

    印度总理尼赫鲁曾经给中国总理周恩来写信,提出了大片领土要求。尼赫鲁不仅要求将已被其非法占领的东段边境“麦克马洪线”以南9万平方公里和中段边境2000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入印度,还要把西段边境一直在我国政府有效管辖下的阿克赛钦等地区33000多平方公里的领土也划归印度。

    尼赫鲁要求的领土总面积大概相当于一个福建省。

    印度当局在其要求遭到中国政府拒绝后,继续推行“前进政策”,使用武力片面改变业已形成的边界状况,并不断制造流血事件。

    终于,1962年10月,中印战争爆发,印度惨败。

    中印战争

    中印战争留给中国人的印象大多比较模糊,因为这场战争既没有朝鲜战争那样惨烈,也没有越南战争那样持久。

    然而,32天的中印战争,却让印度做了50多年的噩梦。

    中印战争直接打碎了印度当时的大国梦,使得印度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毛泽东与尼赫鲁

    为了掩盖战争的失败,印度舆论将责任统统推到了中国身上,将中国塑造成了背信弃义者的形象。有的学者甚至公然宣称,中印战争前,中国和印度是好兄弟和好朋友,印度从来没有想到过中国会攻击自己。如果在印度做民意调查,那么巴基斯坦一定是印度人最讨厌的国家,第二个大概就是中国了。

    印度舆论甚至为自己开脱,认为1962年的中印战争的失败,是因为印度没有准备好,没打出水平。或许在他们心里,自己本就不该输。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战败的印度在今天依然显得咄咄逼人。

    真实的印度

    在中国当前的语境下,印度多是以被调侃的形象出现。印度阿三、摩托车叠罗汉、用手吃饭、悬挂火车,还有着火的航母。而这些都仅仅是经过娱乐化加工之后的模糊形象。

    实际上,印度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比较迅速的。印度的GDP位于世界第六位,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很快就会超过法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从PPP购买力平价来看,中国排在第一,印度排在世界第三位。

    印度的军事实力很难衡量。但从武器装备上来讲,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进口国,深受美国、俄罗斯、以色列这样的军售大国的青睐。比如最近印度购买美国的无人机,实际上只有美国的北约盟友才有资格购买。

    最不容小觑的是印度的“软实力”。有一个统计认为,全世界未来有可能拿到诺贝尔经济学奖的50个人中,有20多个是印度人。事实上,硅谷的高层中,印度人已经占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电影行业。印度的宝莱坞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电影产出地区,电影产量是世界之冠。最近的《摔跤吧,爸爸》在世界各地备受好评,也展示了印度文化的强大输出能力。

    不过,对印度而言,制造业的薄弱、宗教矛盾、民族矛盾、种姓制度、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也掣肘着印度的进一步发展。

    等级森严的印度种姓制度

    就像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的青年学者林民旺所说的那样,对待印度要辩证地看,过度美化不好,过度膨胀贬低也不好,对于像中国这样还处在民族复兴的国家,太强的民族主义情绪、自我陶醉都不好。总之,应当客观理性看到它的长短处、优劣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印陷入1962以来最长时间对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rue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