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害怕,一开始的顾虑到底是什么?是贪婪不尽心意的多疑,还是未能达成最美心愿的期望太多?
做事瞻前顾后,做人谨小慎微,生怕一个不小心酿成大祸。这种与生俱来的顾虑源于原生家庭里从未担当过大任的经历现实,更源于半生兢兢业业如履薄冰的家庭本来。
————
父辈或者说长辈,总是被人用言语途说自己的能耐而不反驳,又总是把自己曾经犯过的错当做经验教导给孩子。
试问在这样的局限教导中,某种看不见的枷锁犹如怪圈一般锁住了孩子以及孩子的认知。
————
顾虑没错,错的是看不清顾虑背后隐藏的东西,那是一种人性最深处的恐惧,恐惧某种经历再次上演,恐惧某种磨难继续循环。
认知思维提升里,有这么一句话,做自己恐惧的事,不论这种恐惧是什么,去做就对了。
————
打破顾虑这堵墙的最好办法一定是规避恐惧本来的风险,知道坏结果的同时一定也知道好结果,不涉及赌的成分,那就需要更高的认知和更清晰的脉络呈现。
但是有一种顾虑会在后来出现,就是那种迷雾之中不辩前后左右,不知结果如何,不清楚是非对错的顾虑。这种时候,做就对了,干就完了。
————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这句话放在哪里都一样,谁也不知道意外和惊喜哪个先出现,谁也不清楚结果注定到底还会不会改变。
可是人生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才充分诠释了人生的意义,那就是未知,未知出现了,顾虑也就放在结果之后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