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驱力这个事情吧,是有个铁三角理论的,这个铁三角有三个点组成,如果我们在早期的家庭教育里面这样做,其实是非常好的能帮助孩子培养自驱力的方式。
亲密感
力量感 控制感
第一个就是亲密感,就是让孩子觉得我是被爱的,这个太关键了,一定要让孩子觉得想要自发的变好,首先要让他觉得他值得。很多父母早期教育孩子的方式都是在打压孩子,孩子就会觉得他不值得他不配,所以他就不会想要说。他的心理就觉得我就是一个烂泥,我不想要主动变好。
第二个,就是力量感,孩子在小的时候,他的力量感是非常弱的,这也是为什么孩子一言不合就大哭,因为他自己觉得他是无力的,因为大人长大了,现在是无法体会这种无力的感觉,我们习惯了用大人的心理状态去揣摩孩子的心理状态,比如说有个段子说为什么大人不会挑食呢,因为大人是可以选择自己吃什么的,但是孩子是没有选择的,吃饭,睡觉,尿尿,全部是被大人安排好的,所以他生活中处处有无力感,这种无力感积累到一定量就是习得性无助,这样的孩子就会觉得我是弱的,我是差的,我不敢,怎么样让孩子觉得自己有力量感呢?就是大人要尽量创造一些小的事情能够让孩子体会那叫成功,我们很多大人其实会忘记,孩子做很多事其实是不容易的,大人只会注重结果,比如成绩好,上台表演成功了诸如此类。但是当孩子第一次有自主意识的去做一个事情,虽然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意外比如把水倒翻了或者其他的一些不顺利的事情,这时候我们可以去庆祝孩子的过程,尽量的放大他过程中的优点,鼓励他的精神,比如他很害怕的迈出第一步,虽然他最后还是摔倒了,但是不用去在意这个结果,而是在过程中他的那种努力那种付出,家长有意识的强化这种小的成功,长期累积下来孩子就会有力量感。
第三个就是控制感,控制感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尽量多的让他觉得,他的生活是他可以做主的,这件事情可以从两岁开始,家长利用不设计原则,不设计原则的玩什么,吃什么,今天穿什么样的衣服,其实有的时候家长可以示弱,比如对孩子说:妈妈也不知道,你能告诉我该选哪一个吗?就是通过这样一个互动,这样的相处的状态,提升孩子的力量感。
这个自驱力三角形越稳固越能够循环,这个孩子就会有非常强的一个自驱力。自驱力强的孩子会有三种感觉,我是有归属的,我是被爱的,我是有能力的,同时这个生活是我自己的,这种感觉就是孩子的自驱力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