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现场,潇逸分享自己的读经经历
姥姥带我的方式暗合读经教育理论
读经给我带来的启发和帮助,有一些是可以看得见的,说得出来的,有更深的层面是无法言表的。
我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差不多两岁左右,是姥姥带我。那时候我姥姥带我的方式,其实有一些暗合读经育之处。我记事特别早,我最早记得的一件事发生在一岁半,那时候我姥姥是如何教育我的,我记得很清楚。
当然,我那时候跟现在学堂的孩子是远远没法比的,跟从小胎教的读经宝宝更是没法比的。我姥姥是一个非常有文化的女性,喜欢诗词,非常重视早教。我两三岁,我姥姥教我读很多诗词。她带我的时候,常常非常激情澎湃地读诵诗词。她没有强迫我背,但我小时候记性特别好,也都能记得非常清楚。乘法口诀也是我两三岁的时候会的,那时候还开始阅读和识字。
各位家长有可能会觉得先生说的读经胎教、早教是一件很玄的事情,因为你觉得孩子好像什么也不懂,但是以我的记忆,我可以非常自信地告诉大家:其实孩子的心灵和我们所谓的成年人的心灵是一样的,你的各种发心,各种生活习气,总是在感染着他,他是懂的。
我记得我那时候我听姥姥读毛泽东诗词: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当时也是一知半解,我知道什么叫打鱼,知道什么叫渔船,但什么叫打鱼船呢?我想的是,打鱼是下网捞鱼,打鱼船就是船沉了,下网捞船呗。总之各种脑洞,各种幻想。但,虽然是一知半解,还是暗暗地有所琢磨,有所思考。而且小孩子的思考反而会让这些东西深深地进入到生命里去。
上小学,我的同学们才开始背乘法口诀表,我两岁的时候就已经搞掂了,所以乘法这些都毫无问题,这些都归于我姥姥在我很幼小的时候就教了我。我之所以能记得这么早的事情,可能也是因为我那时候背过一些东西带来的功底。
小孩子读经其实是有所感的
在我差不多九岁的时候,我妈妈也说了,她办过读经班。那时候读的是《老子》。我那时候,比较喜欢思考,思考各种奇葩问题,思想也不是很受限制。我现在经常形容我的小学生活,觉得我那时候的生活就像那些魏晋名士,比如阮籍他们一样,很玩世不恭的感觉。读《老子》,别人觉得小孩子懂什么?其实,只言片语,你还是能有所揣摩的。比如说,小学的时候黑板上有“不写作业榜”,我的名字挺长,每次值日生都知道,把我这名儿留下,因为他知道擦完了再写太麻烦了,他知道我第二天肯定又不交作业。小学一直是这样一个状态。我也不能说这样一个状态好,那时候其实是有所感的,会思考这个世界为什么存在这样的奇葩问题。我觉得思考这样的问题比老师讲要更有意思些。那时候也是直觉好像我这样动一下脑筋或者放纵一下自己似乎是更有意义。
牛津少女:自从读经,我的一切选择都是明白的,不空虚的潇逸在书院向季谦先生请益
我们院里有一个小孩,我们玩得特别好,每次上学放学都一起走,我考试是班上的中不溜,偶尔排名往前窜一窜,我的同学就说,你知道吗,我妈又骂我了,说,你看人家欧阳潇逸,下次你必须考得比她好。她说,我头都大了。我就跟我这位发小说,你这么告诉你妈,欧阳潇逸她妈妈呀,从来就不在考试上要求她。你妈妈要像让你变成我这样,你妈妈首先要变成我妈妈这样。她说,我要说这话,我妈非得骂死我。
那时候是这样一种状态。我读《老子》的时候,就觉得说得太对了,“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所以,歪头歪脑吧,还是懂一点的。那时候读书不像在学堂里读得那么专注,但还是有所感。
我13岁,才正经八百地开始读经学习
非常幸运,遇到了伯毅老师。我当时很小,但是冥冥之中,我这么一个狂玩的人……我记得在学堂读经的第一堂课,就有一种被震撼的感觉。当时我们那个班是齐读《大学》《中庸》,我坐在教室里跟大家读的时候,感觉我们就像一群大雁一起在往前飞,领头的大雁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这些跟着读的人觉得我们飞得非常轻松。你打开书,好像什么都不用想,这就好像我在小学的时候,盯着一颗大树、望着一切发呆一小时的那种感觉。你可以把杂念都忘掉,也把自己忘掉,你就跟着老师读,老师读什么,你就读什么,大家一起读,拍着节奏。里面的意思你也不用管,没有人要求你懂还是不懂,你就跟着大家一起这样朗朗地读,当你的嘴、眼睛这些感官都被调动起来的时候,你就感觉其他的念头不知哪里去了,整个人投入到一种沉静的、很定的状态之中。读了一节课下来,爽啊,陶醉啊!这是难以言表的。只有体验过的人才能够感受这种很深很深的静的感觉。
我那时候非常享受,下课也不愿意停下来,一直在读一直在读,就好像进入到那个状态就不想再出来了。我就这么读了8天,给我的心灵有一个很深的启发。《大学》《中庸》的文句也不是很浅显易懂,但是,我还是能从字里行间冥冥地感受到一种力量,就是,我所读的这些东西,它是非常广大,非常高明,非常深远的,它似乎可以从灵魂上给我一种振拔。我那时候根本就没有看过任何解经的书,但还是能冥冥地有这样一种感受。
后来决定退出学校,去参加读经长期班的时候,我也是抱着这种心态,这种想法,就是我一定要守住这样一种感觉,一定要让这样一种感觉在我心里延续下去,我一定要多读这些书。这就是我为什么要留在长期班的原因。
牛津少女:自从读经,我的一切选择都是明白的,不空虚的2016年春节,潇逸组织一场中国风音乐会在牛津敬老院演出。图为她在介绍中国曲目《十面埋伏》的历史背景
在学堂我有一种如饥似渴的感受
我的同学大都比我小。我是有一种如饥似渴的感受的。第一年从《论语》开始读,然后读《孟子》。尤其是在读到《孟子》的时候——可能因为《孟子》的篇幅比较长,又是比较大的、连续性的故事或理论,对于13岁的而言,特别容易理解,特别容易启发到我心里去——用“理解”这种词去描述读经是不大恰当的,这种感觉其实是从心里面迸发出来的,你不读到一定的遍数可能很难很难去体会。我读《孟子》的时候,心里面就是一种“沛然”的感受,感觉自己心里那种久违的善性一下被启发开来,就会被孟子的这种宏愿影响,感动得非常深刻。再加上现实中遇到一些事情,有的时候《孟子》的哪一句话突然间就点醒了我,我觉得,嗯,就应该这样。那时候我就会有一种迫切之感,因为我知道我马上就要长大了,我会在成长的过程中面临更多的事情,有更多的境遇我需要去明白,去面对。
如果没有这些经典,我真的是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我也不知道该从何摸索。幸好我读了像《大学》《中庸》《孟子》这样的书,在事情的关头会立刻给我指一条明路,做人及处事的风格会马上有一个积极的转变。所以说人的修养和境界也是,这种关头,不知哪一句话,你已经背了很久了,在你心底深处沉淀已久,会突然间冒出来,你就感觉你的整个人生似乎都被这句话照亮了。对此我是非常有切身的感受的。
如果不是用读经的方式,我还会对孟子有这么大的热爱吗?
读经对于人格的完善、品格的培养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前几天,书院的四书讨论课上,元澍学长引用了一位古人的话,说,不是我注六经,而是六经注我。我觉得这句话非常精辟。似乎很多人都认为,我们读经是在学一些很刻板的教条,其实不然,如果你不把这些智慧熟悉到深入心灵的程度的话,你很难真正进入到圣贤所说的这种感受、圣贤所描绘的这种境界里面。
比如说,很多人都说,读经只读不解怎么办?我自己很清楚的,我走过小学、走过初一,小学和初中也不是说不学古文的,那时候学古文咋就没这么畅快,没这么通达呢?一个是它的古文是节选的。比如以前也背过《孟子》里弈秋的故事,那时候怎么就对《孟子》没感觉呢?因为它就只把一段给节出来了,变成了下棋的这么一个故事,最后的标准答案就是,我们做事情要专心。完事了。它把《孟子》断开让你去读,你怎么能知道孟子整个人的思想、孟子整个人这种志愿呢?你怎么能感知到孟子这一切话语背后那种仁爱、正义的发心呢?这是其一。其二,我们小学的时候,读书都是为了考试,背下来,是因为明天要默写,而且你还得把那个注给背下来,你还得背得跟那个标准答案一模一样。等等。每次一学,大家怨声载道:这玩意儿这么难。但是我读经的时候,我就从来没有这种隔阂感。
我现在说我是孟子的超粉,对孟子的思想有一种心灵深处的认同感和共鸣,我在想,如果我那时候没有用读经的方式读《孟子》,只是读一句,背一句,解一句,考试一句,我还会对孟子有这么大的热爱吗?
牛津少女:自从读经,我的一切选择都是明白的,不空虚的欧阳潇逸在书院教室自习
假设不读经,我还会有这种好奇吗?
我记得读经的时候,一开始什么都不懂,但读了五六十遍之后,其中的一些东西或许就会从书中浮现出来。我那时候是非常享受这种感觉的,那种一拍大腿“哦,原来这句话是这样的,哇,太棒了,我居然琢磨出这句话了”的感觉。或者,一句话突然点醒我了那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正是因为不懂,我对我面前的这本书,又是很熟悉,又是一种新鲜的好奇。现在书院在解经,解的这些书都是我们已经背得滚瓜烂熟的,但背了那么多年,你也没有从头到尾去解过,解的时候就会特别好奇:哎呀这句话已经熟得闲着没事吃饭的时候都会冒出来了,好奇了已经好几年了,我赶紧解……就是这种感受。假设我是被逼着去考试的,我还会有这种好奇吗?我还会有这种恍然大悟的快感吗?
读经就是力行,读经时就已经在下工夫了
伯毅老师说过一句话,作为一个实践者,我是非常认同的:人们说读经教育好像只是学文,没有力行,但是其实你没有体验过读经的孩子们需要面对的考验。读经就是力行。齐读的时候,可能是头雁带着后面的雁飞,但如果你读书读得久一些,你会进入自读班,自读的时候,你要自己规划你自己的功课,没有人管你,每天都要有这种克己的工夫在里面。这个是需要体会的。你每次一有杂念的时候,要很快地意识到。就是,才动即觉,才觉即化,马上就要把自己读书的心拿出来,把这些杂念给克制住。就是说,你读书的时候就已经在下工夫了。通过这样一种自读的考验,我慢慢地学会了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不管是以后在英国,现在在书院,我在学习的时候,就觉得畅通无阻,我知道这时候我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我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会很专注地把其他事情抛掉,这就是读经训练出来的一种定力。
自从读经以后,我的一切选择都是明白的,不空虚的
不管是我选择读经,还是选择去留学,还是选择我的科目、专业,等等,我发现,自从我读了经以后,我的一切选择都是明白的,不空虚的。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做一件事情,你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不仅仅要把这件事情做好,而且要明白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你心中有一个源泉滚滚,有源头活水,你就有非常充沛的动力去做它,而不是为一些外在的、表面的,或者是为了别人的价值观去做一些事情。
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我在读经之后,似乎在思考问题或作出选择的时候,会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清楚明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确不能人云亦云。我们可以去选择放下,那种了无牵挂的感觉,不必为了世俗的看法而勉强自己去做任何事情或者任何选择,你做任何事情都明白它背后的意义。比如说,我当时在英国读高中的时候,面临一个选课的问题,英国的教育体制,专业是分得比较早的,初中虽然有必修课,但已经有所选择,高中的时候就完全是选修的状态,你只需要学习三门课程,也就是,高中就已经大致明白以后的方向。所以这是一个选课的关头。我那时候就干了一件不管是让中国人还是英国人都大跌眼镜的事情,我说我想选音乐、历史、宗教哲学、古典文明,我老师一听,说,这有点奇怪,中国人一来我们学校,清一色数理化,或者经济、商学,你一个中国人,一上来就文科,而且你选的这些科目,本地的学生也都是很谨慎的,你一个老外你行不行啊?
牛津少女:自从读经,我的一切选择都是明白的,不空虚的让我在世界面前挺直腰板的,是我背过的那二十多万字的智慧
我有的时候我会听到人们说:这个就是欧阳潇逸,就是在英国留学的那位,是最近考上什么什么大学的那位!经常这样在我身上贴一个留学生的标签。我想,这个标签的色彩似乎有点太浓重了。如果让我自我介绍的话,我肯定不会说我在英国读了几年书,我一定会先说,我是在谦学堂的学生,我在在谦读了四年的书,这些书影响了我一辈子。
我之所以似乎在学校里有一些小成绩,在跟人相处的时候也比较幸运——很多人都遇到种族歧视的现象等等,但是我在英国两年来,没有遇到一件,甚至连最微小的这种歧视都没有遇到过。为什么?我好好地想了想,让我在世界面前挺直腰板的,就是我之前背过的那二十多万字的智慧,那些中国的经典。
我在学校,有时候会遇到可与言深的朋友、老师。我发现我跟老师们都很谈得来,有时候老师们甚至把我当作一个朋友或者是当作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一样和我交谈。同学之间也是这样。他尤其是在希腊语、拉丁语的夏令营,我会遇到一些比较有文化有胸怀的英国的仁人志士,我跟他们交谈的时候,他们都会非常向往,有人说,我之前也读过《庄子》的翻译本,我知道那翻译本跟原文比是弱爆了,然后就来跟我讨论一些问题。不管是中国的哲学还是西方的哲学,我虽然解经的工夫下得还非常非常少,但毕竟这些书在我的心里面酝酿了这么久,我还是能够从一个切实的角度上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一些感受,他们觉得很受益,有些甚至把自己人生遇到的一些困惑跟我说。我有一种很被他们尊重的感受。这一切都是经典带给我的,都是中国五千多年来博大精深的文化,让我站在世界的平台上时有这样的际遇和心中的安定。
牛津少女:自从读经,我的一切选择都是明白的,不空虚的先生从来不这样衡量人
大家了解我好像都是因为我是一个留学生,或者我在现实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其实不管是我自己,还是我母亲,还是先生,还是伯毅老师,他们给我的教导,给我的关注点,一直都不是放在这里。我想讲一讲我的真实感受。
先生一直以来推广读经,或者在书院教导我们,从来不是以你现实上有多大的功业、能耐,你肚子里有多少知识、学问来衡量一个人。2010年左右,我听到先生的一句话:你只管让你的孩子读,一遍一遍地读,一百遍两百遍这样地读,至于他读到什么时候能背下来,这不是你需要操心的。先生从来不是以背书的多少、快慢,以你外在的成绩去衡量一个人。这是先生非常核心的一点,是需要注意的一点。
牛津少女:自从读经,我的一切选择都是明白的,不空虚的先生在书院教学也是,从来不因为谁解经解得快、谁概念理解得快、谁学习学得好、谁特别聪明就表扬谁。先生从来不这样来衡量人,先生只看一个学生是否有道心,是否肯下工夫,是否能在生命中体现他的修养,是否明白他自己所学究竟是为什么。我妈妈一直以来也是这样。也许正因此,我对这些东西毫无恐惧之感。重要的是我是否有愧于自己。能做到内省不疚,才能不忧不惧。各位家长千万不要以别人家的孩子作为榜样。我妈妈就从来不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做我的榜样。每一次家长拿我做别人榜样的时候,我心里都是有愧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