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读曾国藩(15)——曾公也是一个爱立flag的人
写曾国藩的史料和书籍,都喜欢突出曾国藩的“笨”和他的“尚拙”,但越读关于曾国藩的书,越看曾国藩的为人处世,就越觉得他其实真不是一个“资质愚钝”的人。
他刚到翰林院时,差事闲、时间多,花天酒地过了两个月后,觉得这样混天度日,实在是有负一切,便发奋读书,立下一个又一个flag,更让我佩服的是,他不仅立下flag,还能求到唐鉴的门下,以老乡的身份,以好学的精神,以虔诚的态度,让当时最权威的理学家唐鉴收他为门徒。
曾国藩做了唐鉴的学生后,不仅虚心好学,还关在家里日夜苦学,他从唐鉴那里获得了一种力量,学着唐鉴给自已立下了12个flag,分别是:
1.主敬 2.静坐 3.早起 4.读书不二 5.读史 6.写日记 7.记茶余偶谈 8.日作诗文数首 9.谨言 10.保身 11.早起临墓字帖 12.夜不出门。
这12个f1ag可不是一年或者几年的目标,而是每天的功课,曾国藩把它们称之为自己的“日课”。
曾国藩从立下这12个f1ag的当天开始,若按时间顺序,他一天的时间安排大概是这样的:
早起临墓字帖。从曾国藩孩童时期的故事里,我们就已经知道了他的祖父对于早起这一点,对他一直要求严苛,每天天未亮就把曾家子孙叫起来读书。从这里可以看出曾国藩的早起,不是我们如今所说的早上6点起床,应该是比早上6点更早的时间。
早起后他先是临摹字帖,写多长时间不得而知,想必时间不会太短,他流传下来的那一手好字,绝非是一日、一年之功,那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刻意练习后,慢慢积累而成的。
练字完成后,应该是进行“主敬”,也就是祭祖,这也是曾国藩从祖父那里继承的内容,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出身,牢记祖先的教导,反思当下的生活。
早起做完这两样事情后,曾国藩应该开始落实读书的内容。读书不二和读史有可能都会放在这个时间段。曾国藩一直遵行读书不二的原则,这是他父亲教他读书时就立下的规矩。一本书没有读会的情况下,绝对不去读第二本书,直到把一本书读懂、读透,才可以进行下一本书的学习。
读史则不一样,曾国蒂曾经在落榜返乡的时候,看到一套《二十四史》,不惜借100两银子,也要买下那套书。那一套《二十四史》,陪伴了他多年,他给自己规定每天读10页,多次读、反复读,直读到烂熟于心,依然坚持每天读史10页。
读完了当天的书,曾国藩可能会开始记茶余偶谈和日作诗文数首。如果读书是输入的话,那这两项就是这是他日课中的输出,不管是记茶余偶谈,还是日作诗文数首,都需要他把自己的所读、所看、所思、所想,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这是一个练笔的过程,是一个复盘的过程,更是一个总结自省的过程,这两样日课,让曾国藩留下了大量的文字资料,让我们得以更全面更真实地了解曾国藩这个人。
关于静坐、谨言和保身这三样日课,可以总结为一样,那就是“修身”。曾国藩通过每天的静坐,去思考自已努力的方向,反省自己的言行,分析工作中的各种事务和同僚。
因为他天生性子直、说话实,甚至连皇帝都敢得罪,所以他明白必须要学会谨言,才能得以保身,而这两样,他恰恰可以从每日不低于半个小时的静坐中,获得方向和力量。
忙完一天的工作和自己定下的大部分日课内容后,到了晚上,便是曾国藩落实最后两个阳flag的时间。
曾国藩自从立下那12个日课后,没有特别重大的事情,晚上从来不出门,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写日记,记录当天自己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情。
唐鉴要求他日记尽量记得详尽,还要真实地剖析自己灵魂深处的不足,只有这样的日记,才能真正让一个人做出相应的改变。
夜不出门的曾国藩,利用无数个别人在喝酒访友的夜晚,写下了一封又一封的家书,记满了一本又一本的日记。直到今日,曾国藩家书和曾国藩日记,依然是人们争相学习的典籍之作。
晚清时期,人们还不用flag来形容目标,人们还会说“无志之人常立志”。曾国藩在拜师唐鉴之前,也经常立志,经常成为人们眼中“常立志的无志之人”。
但从唐鉴门下走出来后,他就成了一个立志达人,一口气立下12个志向,且每一个志向都能在每天严格落实下去。可以说是因为他遇上了唐鉴那么一个好的引路人,也可以说是他刚好在遇到唐鉴时彻底顿悟了!
一个人若是真正战胜了自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管在什么年龄,也不管遇到了什么人,那都是外因起到的一丝牵引作用,最大的功劳还是来自自已的内驱力!
当一个或者几个外因,一下击中他的内驱力时,他便能认真立下每一个flag,并且将每一个目标都执行得让自己满意。
如今,许多人在年初的时候,都会通过各种网络平台立下新年的flag,可到了年底的时候,大家除了在当初的帖子后面跟上一贴,表示自己未完成、无脸见江东父老外,依然会信誓旦旦为来年再立一个flag,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却毫无用处。
若是不能像曾国藩那样,调动出自己的内驱力,立不立flag似乎并没有什么关系。若是真想让自己的生活朝着自己梦想的样子去发展,不仅要学习曾国藩立下切实能行的flag,还得学习曾国藩每天严格落实flag的具体行为。
曾公是一个普通人,他用大家都在用的立flag的方法,经过多年的坚持,让其一生收获了立功、立德、立言,成为我们终身学习的榜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