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段时间,红姐的女儿高考,全家人忙的不亦可乎,那段时间,红姐又是请假陪伴,又是鞍前马后,比自己高考还紧张。
红姐的女儿倒是淡定,高考嘛,就那几张卷子,考上了就上,考不好继续复读一年,年轻就是力量,后来成绩出来了,比重本分数线高出100多分,全家人都沉浸在喜悦中,随之而来的志愿又让所有人迷茫了,不知道怎么报。
她女儿呢,想去澳洲读大学,按照那边的要求,高考分数过了中国的本省重本线,只要雅思过了6.5就可以直接申请悉尼大学这样的世界级名校了,她女儿原本就是品学兼优,红姐也是不差钱的人,只是她想让女儿学金融,选择一个国内的院校,不要离自己太远,毕竟就这么一个女儿,宝贝还来不及呢,最终在红姐的坚持下,女儿还是选择了妥协。
红姐的女儿很优秀,因为分数比较有竞争优势,所以可选择的范围就比较广,不管是专业也好,学校也罢,都有足够的选择空间。但是选什么院校呢?据说,他们选了一个晚上才最终定下来,都是全国的财经名校,加上北上苏的几所211院校,专业上,以金融财经为主,附加一些时下比较热门的专业,我看了志愿组合,果然是红姐这种大富翁的眼光,坐等录取啦。
一般有人问我如何报志愿,我只提一个建议就是,在分数的基础上,以专业为导向,再考虑院校,如果分数足够好,那就去拼一拼北上苏的院校,不是我歧视其他地方的院校不好,只是相对而言,那三个地方的名校最多,经济和文化氛围在全国也算是比较好的,所以综合考虑,在分数达到一定好的基础上,去那边读书吧,你不仅去是去读书,也是体验不一样的人文地域文化,几年下来,相对于选择本省的院校,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2.
我曾经在去云南旅游的时候,认识一个同行的老师,某师范类院校毕业,只有不到30岁,在某地一个县城高中教书,听她描述,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在她所在的那个地方读书,基本没出去过,后来毕业了,又回那里的县上班,可以说,20几年没出去过,她去云南,一口家乡方言,遇到一位免费同行的向导,最初,大家在一起还说说笑笑,后来,向导越来越不习惯她说话,直接说了一句,“我听不懂你们那方言”,当时氛围好是尴尬,毕竟出门之后都是普通话嘛,一个人很特立独行的讲家乡方言,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其他地方人的不尊重,那女老师便振振有词的说,云贵、川渝、两湖地区都说她家乡的方言,此言一出,其他人都喷了,那还普及普通话干吗?据我所知,长沙话和武汉话就完全不是一种调调,云南很多少数民族既说少数民族语言还说普通话,去过大理和丽江的人都深有体会,川渝一带的人说川话会多一些,但是发言还是有各种不同,越往小的地方去,越是分的越细。
我不是想反驳,只是觉得人自以为是起来真的很傻,犹记得每次出门旅行,遇到我家乡的人,首句聊天肯定是普通话,因为我家乡很多人是习惯说普通话的,次句会根据对方讲的话而定,这是一种基本的礼貌。
那次认识的那位老师,却有这样奇葩的言行,真是叫人唏嘘,这里,我不想太多探讨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这种问题,我只是想说,人的见识真的不仅仅是课本,还有地域文化,这里地域文化的载体本身就是人,人的思想固化,那么就是固步自封,趁着年轻,去多了解一下不同地域的文明吧,否则便会被耻笑。
3.
那次某老师的方言事件,给我触动就是,因为文化的融合度还不够,导致了某些人坐井观天的遐想,趁着年轻,还是去省外读大学吧,去多体验一下异域的风情,那样你的胸怀将会更加的包容,你也会换位思考一些文化上的碰撞与包容。
去省外读大学,不是因为本省的大学不好,而是去体验更加丰富的域外环境,让自己多重成长,你的视野也会更加开阔。
去省外读大学,你会锻炼更加独立的人格和生活习惯,因为你回家的频率就会降低,你不会像报道中说的那些孩纸那样,把衣服带回家洗,你会变得有计划的节制生活,你还会认识很多朋友,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
去省外读大学,你带着你所在地的文化去和其他地方的人交流,消除隔阂,增加包容,你便不会强迫别人怎么样了,或者不假思索的说,那个哪里的人住在什么洞里,每天骑着驴上学了,屁股决定脑袋,你有时候也会替那个地方辩解两句,毕竟,你是亲身经历的人。
我们要多走出去,走出去,是汲取不一样的养分,带着多元的东西回来,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乡,无论你走到哪里,你至少都是家乡在外的一个小符号,见多识广,你才不会孤陋寡闻,未来的你,站的角度才会更高。
网友评论
这比一切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