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说,在一九五八年,由于老家生产队分的粮食少,家里人口多不够吃,就举家搬到离老家一百余公里外爸爸当时工作的裕河乡政府相邻的人家借住。好在裕河乡当时人口少,国家给乡里的供应粮稍有盈余,在当地政府的关怀下,全家可以勉强解决温饱。
为了让我们姊妹几个能多吃几顿白面细粮,爸爸妈妈商量将乡政府发下来的洗脸盆,毛巾,肥皂,香皂等(一年发一次),托给一个准备去赶集的邻居给换成粮食,因为逢场的地方较远,当时车很少,去一趟很不容易。这个相熟的邻居带着这些换粮食的物件在去集上之前,妈妈叮嘱一定要多换一点粮食,那邻居不断点头说一定一定。看着那人背着背斗慢慢消失在乡道上时,妈妈仿佛已经看到了邻居弓着腰背回来的沉重的粮食袋子。
及至到了傍晚时分、晚霞满天时,那邻居才满头大汗背着背斗到了我们家,全家人迎着这邻居,准备从他背上卸下粮食时,却发现背斗里装的并不是全家人期盼的麦子,而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小猪,那小猪看着全家人陌生的面孔,耳朵竖着,眼睛一眨也不眨,我们姊妹们看到小猪都高兴地围上去逗小猪玩,而爸爸妈妈看到这小猪真是哭笑不得,眼瞅着全家人都在挨饿,托人去买粮食的却又买来一只张口货,拿啥东西将这么小的猪娃给喂大呢?爸妈问那邻居买粮食咋把猪娃子给买回来了,那人却说,你们家口大,娃娃们都在长身体,要吃点肉。听大人们在怪邻居没有把事情办好,怕爸妈叫那人将小猪退回去,大哥二哥赶紧说;我们喂呀, 我们喂呀。
爸妈也不便再怪罪邻居办事的随意和自作主张给家里增添的麻烦,为了感谢邻居帮忙留他吃饭喝茶。
我们姊妹倒是万分高兴,找木板,找短椽,找铁钉,找小锤,七手八脚给小猪搭了个小圈,铺上了厚厚的干草,让它在我们家住下来,待不负责任的邻居吃饱喝足告别我们离开时,小猪已经在干草铺上睡熟了。
姊妹几个没有食言,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天放学后先不急着回家,忍着饥饿给小猪在路边的田野里田垄上找猪草。小猪一天天长大起来,看着小猪香甜的吃着我们姊妹们找来的猪草,我们的心里也甜甜的。
在那些艰苦的年月里、小猪在院子角落里生长,虽然给家里带来了额外的负担,还跟我们抢粮食吃,并牺牲了我们很多玩耍的机会来给牠找猪草,但也给童年的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快乐,至今回想起来都是满满的回忆。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