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点起床下楼锻炼:跳绳500次,高抬腿100次,闭合跳100次然后拉伸。做完运动已大汗淋漓,随后我在小区里转了几圈,听了几期诺言电台。
一阵微风吹过,吹掉了我脸上的一滴汗珠,凉爽从身体进入了心里,草坪里有一些露珠,走到树稍微茂密的小径,树叶在风中起舞,唱着沙沙的歌,草丛里的蛐蛐还在叫,有一只猫在溜达,还有一只小狗,跑道上那些每天跑步的人依然在跑步,运动场上有打羽毛球的,也有和我一样跳绳的,还有抱着几个月大的小孩散步的……清晨,小区里已经有一翻生机勃勃的景象了。蒋勋老师在《品味四讲》里一直强调“忙,就是心灵的死亡”,定期放慢节奏,或许没有在海边,没有在林间,没有在博物馆,只要那颗感受美的心在,也会发现生活中也有许多闪闪发光的美好,比如清晨小区的生机勃勃。
感知生活的美好,很重要。人生是一场主观的感受和体验,拥有内心的幸福感很重要,然而如何持续稳定的拥有幸福感,或者能够更多的拥有幸福的体验呢?想想还是要构建正确稳定的心灵地图。心灵地图里应该装着什么呢?我想了想应该是这几个方面。
一、人生图景
什么是人生图景呢?就是我们勾勒出来想要的人生画面。比如:健康的身体,不错的身材皮肤,有意义的工作或者事业,美满的婚姻,和谐的家庭关系,活泼可爱内心丰盈的孩子。
这幅图景一直在我们的心灵地图里,就会指引我们前行,让我们有扎实的行动,去不断靠近她。
二、我是谁
昨天陪孩子看完了《功夫熊猫》,这部电影熊猫就是最后找到了自己,不是效仿别人,而是带领所有熊猫村的村民做最好的自己打败了那只坏牛。
我是谁?我们身上有很多标签,职位,学历,妻子,母亲等等,我们通过标签可以快速的认识别人,别人也可以通过标签快速认识我们。如果没有了这些标签,我是谁?内心的自我认知会不会轰然倒塌?也或者这些标签是否让你非常自豪甚至膨胀,或者一直自卑呢?有时候需要拿掉标签,认真想想我是谁。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上学的时候我们认为高考就是终点,工作了遇到很大的低估,或许也会思考,这就是职业的终点?生活中遇到重创,会陷入困惑甚至绝望,然而人生越长,高峰低谷肯定谁都会遇到,是正常现象,应该用平常心看待。
这几天看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吴胜明。她是浙江嵊州人,今年89岁。18岁创业白手起家 80年代时身价千万,当时中国的第一女首富,后因触犯法律被叛死刑,财产清零,丈夫背叛,女儿自杀,在监狱里好好改造最后减刑到18年,71岁出狱后,再度重新创业重回巅峰。她在出狱后扫厕所,那时候大家都看不起她,但是她说了一句话“别人怎么看我不要紧,我自己看得起自己,只要我自己不放弃,我肯定可以”。她很清楚她是谁,可以做什么。
另一个是雷楚年。08年汶川地震他不顾自己生命安慰救了7个人,随后逐渐成名,也是08年奥运会火炬手,后来多地演讲,也被重点高中破格录取,学校还给他开小灶补课。这时候他膨胀了,不好好学习,招摇撞骗,最后违反法律被判刑12年。他有善良的本性,却没有正确的自我认知,让自己的人生变成了这样。
拍了《一个都不能少》一下成名的魏敏芝,以为自己可以在演艺圈大显身手的时候被张艺谋泼了一盆冷水:不要觉得你这个电影成名了你以后都会大红大紫,你不适合当演员,还是回去学习吧。后来魏敏芝确实回去学习了。04年考入西安外国语大学影视传媒学院,06年去夏威夷杨百翰大学深造,也遇到了一生所爱,现在是中国青年作家协会副主席兼河北分会主席。张艺谋评价她后,她肯定认真思考分析了,找到了自己正确的道路。
所以到底我是谁?外界的评价或者噪音,哪些是对我们有价值的?哪些是没有意义的?千万不能被没有意义的噪音打击或者干扰,需要用智慧去区分,要屏蔽负面的噪音。不浮躁,不骄傲,保持谦卑的心,像吴胜明,魏敏芝一样,努力做自己。
三、感受生活的美好
如今的生活工作节奏都非常快,再快也需要偶尔放慢脚步,感受生活的美好,细细品味一道美味的菜肴,精心打扮下自己,感受四季的变换,叶落鸟鸣蛐蛐叫,大好河山…
与自然链接,与心灵链接,让自己回归平静,不能一直给自己塞东西,使劲的看书,学习。还需要慢下来去消化,去构建知识体系,看看学到的东西如何嵌入体系里,如何能与生活工作链接运用。实际上大道理就是那么多,现在很多书籍,文章都是反复在再说朴素的道理,或者用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在讲。所以知道多少是一方面,能够运用践行多少才更重要。知道要早睡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晚上玩手机,知道锻炼身体重要就是动不起来,知道要不断学习,一看书就头疼,那么知道和不知道是一样的。
构建好了人生地图,活的简单点,努力点,用心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