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到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可以清晰地区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比如在一辆马车上,有三个角色,马儿,马车夫,还有做后面马车上的人。请问这辆马车想要去哪儿,是有谁决定的?
马儿就像本我,他以为他想去哪儿就可以撒腿去哪儿。马车夫就像自我,想要去哪儿决定于他怎么赶马车。做马车里的人就像超我,真正要去哪儿其实由他的自由意志决定。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与中国哲学的真我、假我。
A、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
一、三者奉行的原则不同
1、本我是感性、是本能欲望,奉行享乐原则。
2、自我是理性,是逻辑思维,根据外在环境来调节呈现出来的人格,奉行现实原则。
3、超我是内心的道德底线,源自人类集体认同的规范,奉行道德原则。
二、位于心理结构的层次不同
1、本我位于心理结构的最内层,是心理结构中最原始、最隐秘的部分。如人刚出生时仅有生理需要(物质需要),饿了吃,吃了睡。但随着生命的成长,人慢慢地有了精神的需要(本我的精神需要是后天形成的)。
2、自我是本我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中介环节,自我是在幼儿期通过父母的训练、后天的学习以及与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的。
自我是个体人格的执行者。它从“本我”中分化出来,并遵循现实原则。其主要作用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并以合理的方式满足“本我”的需求。“自我”是个体最常意识到的部分。
3、超我属于心理的最外一层, 人的自我之所以有时会约束本我,是因为有超我的监督和可能的惩罚。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 来自个体成长过程中的社会规范、伦理道德及价值观念,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
它遵循道德原则,并追求完美的境界。“超我”与“本我”相对立,并对“本我”产生抑制,同时也对“自我”发挥监控作用。
三、组成部分不同
1、本我是内心深处的想法和需要,是人的本能冲动。欲望、情感等是本我的部分。
2、自我,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理智、文化、修养、觉悟等是自我的部分,它是本我的“检查官”和“思想工作者” 。
3、超我是心理的外部环境。社会制度、法律、规则、道德、习俗等是超我的组成部分。
因此,三者的关系就是:“本我”想干什么干什么,“自我”能干什么干什么,“超我”想管着它们两个。至于三者之间输赢如何,就取决于“自我”的调节能力了。
B、中国哲学家眼中的“我”:真我和假我
王阳明是儒家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一颗超越的心,心即理,也即是良知。一个人的良知是先天的存在,本来可成就真实的自己;但是,实际的成长过程中,会有许多东西遮蔽内心,甚至会这些遮蔽物当成自己的心而忘记了“真心”。
“真我”是真实自在的“我”,以真心凝聚而成,都是从先天存在的良知中引出的实际存在。而遮蔽物所形成的“假心”凝聚成了“假我”,虚构而成,并预设了别人眼中的自己、功名利禄的自己等幻像。
当“假我”会遮挡住“真我”,会让人迷失自己,无法成为“接通天地、与天地参”的有根之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是“真我”与“假我”的清晰写照:上半篇写尽天地阴暗、落寞情怀,并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长叹;下半篇则道尽世间美好,并用“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庆贺。最后,他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为尾,将“真我”与“假我”的区别“一言以蔽之”。
每个人都生活在现实世界中。
实际上,西方心理学家眼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与中国哲学家眼中的“真我和假我”并无任何分别。面对智慧的潜意识和一颗先天带有良知的心,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归于和谐”。
从心理学的角度成长,我们需要不断强大“自我”,以便有足够的能力调整“本我”与“超我”的关系,并做到自我和谐。
从中国哲学的层面分析,我们需要时时提醒自己教化“假我”、活出“真我”,让先天就有的良知成为人生的目标和方向,为自身至真营造世间和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