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到,会有中午只剩下自己的那一刻。最近中午踢毽子的人本就不多,今天更是达到了最低点,其他几个球友纷纷有事请假。下班时,我犹豫了一分钟。不是决定去还是不去,而是在决定今天中午是踢毽子还是打羽毛球,最终还是决定继续踢毽子。
正在更衣室换衣服的时候,球友打电话过来。原来她的事情提前结束了,想约我一起踢毽子。我告诉她,我已经在场地了。于是不用可怜兮兮的一个人练习,终于有了同伴,现在变成了一对一了。
前面提到过这个朋球友天赋极高,但是就是不愿意做单项训练。不过这阵子她好像对网前的小球练习很有兴趣。今天恰好是我们两个人,一对一练习网前小球,这是她想要的,也是我想要的。
或许在她眼中,这不是一对一基本功对练,而是一对一对实战,所以看不出她的排斥。不管怎样,我俩各取所需,殊途同归了。
练习过程中,我和她说起昨晚踢球时朋友和我说的很重要的一点。停过球以后,球如果离身体太近,就一定要后撤半步,然后再抬进攻腿把球踢过去。球友听到这句如获至宝,马上操练起来,发现大多数球真的都回的非常轻松自如。于是她嗔怪我说,你怎么不早点和我说这句话。
我苦笑道,不是我不早点和你说。是我一开始就知道这心法,但是从来都没有当过一回事。昨天晚上踢毽子的时候,朋友提点我,我才如大彻大悟般醒悟过来。今天,就赶紧和你分享心得了。
很久以前,朋友在和我对练的时候,就和我起过这个要点。支撑脚在球来了之后,一定要进行移动,把身体调整成正对球的方向。不要小看就移动这么一点点的处理,真的决定着回球的质量。就算是球已经正对着身体,支撑脚也要轻微的移动一下,保持正常的节奏来回击下一个球。
看昨天朋友说的那句退一半步,其实就是这个心法的一个变招。球太近身,那只能退半步让身体远离球,给足进攻腿的挥动空间。其实想明白了,就是这么简单。
我和友友说,看,心法我早就有,但是我看不懂,我也没去琢磨。但昨天,朋友跟我说退半步,马上让我想明白了这个心法的意义。于是再踢球的时候,发现轻松多了。现在我直接把这句话告诉你,相当于我把这个变招告诉你。至少我们在接这种球的时候,就不再被动了。
于是今天一中午,我们就一直在练网前的反脚的对角球。我们两个时不时的朗声大笑,原来接球可以这么简单,这么轻松,这么容易。原来我们两个也可以有十几个回合的连续对踢。
一中午的练习卓见成效,感觉自己已经可以越来越贴网的踢出对角线的球。这在实战中,具有非常大的隐蔽性和攻击力。笑着问球友,明天中午还继续吗?毫不犹豫的直接回复我,继续。看来她也很喜欢这种练习状态,也许她说不愿意练基本功,是那种一成不变的固定某个姿势的基本功吧。在她眼中,今天中午的对练可能更趋近于实战。
但不得不说,球友的天赋真的极高。我和朋友已经一起练习了小一年的时间,才有那么一点儿成绩和这么一点悟性。但球友今年元旦之后才和我们一起踢的,也就半年的光景,进步飞速。而且解力超强,假以时日超过我是指日可待,再加上又比我年轻那么多,很期待她变强大的样子。
体育运动有一个好的运动搭档,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想想自己前面一直属于单打独斗型,没想到球友最近热情高涨,能够一起坚持练习,坚持对练,真的是想想就开心的一件事。
今天一中午的感觉,虽然没有以前那么累,但是进步倒是比任何一天都要多得多。其实我更喜欢这样的一对一对练,两个人互相喂球,各自调整自己的击球点,停球姿势,这是涨球最快的一种练习方式。但这真的不是所有人都接受的练习方式。
在球场上有很多熟悉的打球的同事们,看他们打球也有几年了。说实在的,长进都不是很大。因为大家不是以增长球技为目标,是以在球场上挥汗如雨为目标的。于是上场就开始打,而且大多是双打,没有基本功练习,只是打个酣畅淋漓,打个心情愉悦。
毕竟大家的目标都不一样。能够每天中午到球场来运动一下的人,本就不多。从大多数人的角度来看,这些人,就已经是属于少数的人。像我和球友这样,愿意一对一的细腻的,慢慢的去抠脚法,抠动作的,真的是更加少之又少。很幸运碰到了球友,于是我练习的路上不再孤单。
只是觉得自己的进步好像稍微慢了一些。今天粗略的计算了一下,从去年九月开始到现在,大概踢球的时间在275小时左右。昨天看到一个视频中一位老师问,你有什么是你拿得出手的,经过至少一千个小时的专项练习的技能。
突然没法回答这个问题,羽毛球肯定算一个。但是羽毛球已经很久很久不打了。今天中午球友来之前,给其他的三个人凑了个手,发现自己水平退的厉害。所以这一项运动应该现在算不上拿得出手。而踢毽子,还任重道远,离我自己预想的目标还差得很多。现在想来,把剩余的725小时补齐,应该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吧。那。继续加油吧。
网友评论